“政和”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cellspacing="0" width=260px style="padding:0.8em;both;float:right;margin:1px 1px 0.5em 0.5em;border:#FF4500 1px solid;background:#FFFFE0" class="editsection" |al...”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行: 第1行:
  
:{|cellspacing="0" width=260px style="padding:0.8em;both;float:right;margin:1px 1px 0.5em 0.5em;border:#FF4500 1px solid;background:#FFFFE0" class="editsection"
+
'''政和'''(1111年-1118年十月),[[宋徽宗]]赵佶的第四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8年。
|align=center|'''政和'''
+
<font size=-1>1111年-1118年十月</font size>
+
|-
+
|-
+
|
+
:'''时代''':[[北宋]]
+
:'''君主''':[[宋徽宗赵佶]]
+
:'''历时''':8年
+
|}
+
  
  '''政和'''(1111年-1118年十月),[[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8年。
+
===年号含义===
  
==公元纪年对照==
+
取自《[[尚书 (书)|尚书]]》“庶政惟和,万国咸宁”,意即“为政者如奉行和谐统治,那天下都将平安无事”。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改元===
!政和!!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
+
 
 +
*[[1110年|大观四年]]——十一月三日,有诏明年改元政和。
 +
 
 +
*[[1118年|政和八年]]——十一月一日,有诏改元重和。
 +
 
 +
===纪年对照表===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政和!!元年!!二年!!!!八年
 
|-
 
|-
![[公元纪年|公元]]
+
![[公元]]
|[[1111年]]||[[1112年]]||[[1113年]]||[[1114年]]||[[1115年]]||[[1116年]]||[[1117年]]||[[1118年]]
+
|[[1111年]]||[[1112年]]||||[[1118年]]
 
|-
 
|-
![[干支纪年|干支]]
+
![[干支]]
|[[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
+
|[[辛卯]]||[[壬辰]]||||[[戊戌]]
 
|}
 
|}
  
== 参考条目 ==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
 
 +
*中国
 +
**[[天庆 (辽朝)|天庆]](1111年-1120年):[[辽朝|辽]]—[[辽天祚帝|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之年号
 +
**[[隆基]](1116年):辽时期—[[渤海国|渤海]][[高永昌]]之年号
 +
**[[收国]](1115年-1116年):[[金朝|金]]—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年号
 +
**[[天辅 (完颜阿骨打)|天辅]](1117年-1123年):金—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年号
 +
**[[贞观 (西夏)|贞观]](1101年-1113年):[[西夏]]—[[夏崇宗]]李乾顺之年号
 +
**[[雍宁]](1114年-1118年):西夏—夏崇宗李乾顺之年号
 +
**[[文治]](1110年-1121年):[[大理国|大理]]—[[段正严]]之年号
 +
*越南
 +
**[[会祥大庆]](1110年-1119年):[[李朝 (越南)|李朝]]—[[李仁宗|李乾德]]之年号
 +
*日本
 +
**[[天永]](1110年-1113年):[[鸟羽天皇]]之年号
 +
**[[永久 (年号)|永久]](1113年-1118年):鸟羽天皇之年号
 +
**[[元永]](1118年-1120年):鸟羽天皇之年号
 +
 
 +
=== 参考 ===
  
 
*[[中国历代年号]]
 
*[[中国历代年号]]
  
 +
 +
[[Category:北宋年号]]
 +
[[Category:12世纪中国年号]]
 +
[[Category:1110年代中国政治]]
  
 
[[Category:历史]]
 
[[Category:历史]]

2022年9月26日 (一) 00:24的最后版本

政和(1111年-1118年十月),宋徽宗赵佶的第四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8年。

年号含义

取自《尚书》“庶政惟和,万国咸宁”,意即“为政者如奉行和谐统治,那天下都将平安无事”。

改元

  • 大观四年——十一月三日,有诏明年改元政和。

纪年对照表

政和 元年 二年 八年
公元 1111年 1112年 1118年
干支 辛卯 壬辰 戊戌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