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汉臣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6年5月18日 (三) 17:03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秋庭戏婴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汉臣作品:杂技戏孩图 团扇,绢本设色,纵20.4厘米,横20.4厘米

  苏汉臣(约活动于十二世纪),宋代画家。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一说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靖康之难后,跟随宋室,迁居钱塘。早年曾当过民间画工,宣和年间被征入徽宗画院。擅长画佛像及人物,其中尤以童婴题材最为人所赞赏。代表作品有《妆靓仕女图》、《杂技戏孩图》、《货郎图》、《冬日戏婴图》、《二童赛枣图》、《秋庭戏婴图》、《婴儿戏浴图》、《婴儿斗蟋蟀图》、《五瑞图》、《击乐图》、《婴戏图》等。

  苏汉臣曾为北宋宣和画院待诏,南渡后又复职,隆兴初画佛像称旨,任承信郎。师刘宗古,工画道释、人物臻妙,尤善婴孩,所画货郎图,描画精细,货物繁颐,更为特出。

  苏汉臣能作山水、花卉及禽鸟,但他的绘画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画方面。擅画佛道、仕女,尤精儿童。师法刘宗古、张萱、周昉、杜霄、周文矩等,其仕女多画闺阁中仕女的意态。作品多婴戏图,他下笔纤细、准确,善于把握特定环境下儿童的心理动态,并通过儿童的活动来反映风土民情。成功地表现了儿童形象及其游戏时天真活泼的情趣。作品清丽工细,笔法简洁劲利,设色鲜润,其中尤以婴戏题材作品最为人所赞赏。明代顾炳的《顾氏画谱》说:“汉臣制作极工,其写婴儿,著色鲜润,体度如生,熟玩之不啻相于言笑者,可谓神矣!”从各种画记著录上的记录来看,画家所作婴戏题材作品数量甚多,流传至今的也有不少,代表作品有《秋庭戏婴图》、《灌佛婴戏图》、《小庭婴戏图》、《五瑞图》、《击乐图》等。

  今传有《秋庭婴戏图》轴(故宫博物院藏),描写官宦家儿童在玩弄红叶。相传出自其手笔的《货郎图》便是一幅绝妙的民俗画。在商品流通日益广泛的宋代,乡村货郎是极受孩子们喜爱的流动小贩。他们能说会道、走街串巷,用那些针头线脑、花纸糖人点缀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穿戴奇特、货物杂多,所到之处准能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画家正是抓住了这一富有情趣的生活瞬间,不仅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而且反映了生活的丰富多彩。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货郎图》轴,则描画货郎在被五、六儿童围绕的情景。两画皆笔法精致,设色艳丽,描绘的应是宫中或贵族生活。苏汉臣的婴戏画从特殊的角度反映了宋代社会现实以及人们的心理和爱好。他的作品既继承了唐代以来绘画创作的写实传统,又吸取了宋代民间年画的表现形式,进而形成了线条工整,色彩鲜艳,构图均衡,画面典雅的特色。

  苏汉臣的作品对后世同类题材的绘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后人吸取其形象、创作题材、方法等,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作品平民化及雅俗共赏的特点在当今历史条件下有着更积极的意义,反映平民生活的题材得到了极大的拓宽,具有更广泛的表现内容。宋以后,不少以前擅长侍女、孩童、人物故事、风俗的画家,转向广大群众喜爱的民间年画、版画行业,从而增加了创作力量,发展了这一民间艺术形式,至今仍可从年画中看到宋代婴戏画的影子。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