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7年3月25日 (六) 13:56燕赵组09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脉冲星(pulsar),发射短周期脉冲信号的一类天体。1967年英国剑桥大学A.休伊什领导的一个小组,用他们专门设计的射电望远镜研究射电点源发出的射电波通过太阳风所发生的快速变化。休伊什的研究生S.J.贝尔注意到一种奇怪的信号每夜同样的恒星时出现,这表明信号源来自太阳系以外,和恒星一起移动;这种信号的另一特点是,它是一组均匀隔开的脉冲,周期为1.33733秒。已知天体中没有哪一个脉动如此快和如此规则。休伊什、贝尔等人排除了地外文明世界发出的信号的可能性以后,宣布发现了脉冲星。1968年美国T.戈尔德指出脉冲星实质上是快速自转的中子星。中子星有很强的磁场,其自转轴与磁轴不重合,产生灯塔效应,从而观测到规则的脉冲信号。

  已发现脉冲星约500个,脉冲周期从0.0015 秒到接近4秒。蟹状星云脉冲星周期为0.033秒,它不仅发射射电脉冲,也发射光学脉冲,而且其X射线和γ射线发射也是脉冲式的。观测表明,脉冲星的周期都在增长,这意味着中子星自转在减慢,转动能转变成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