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战役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3年7月3日 (三) 06:45白兔糖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柏林战役汉语拼音:Bolin Zhanyi;英语:Battle of Berlin),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军攻占法西斯德国首都林的战略性战役。

战争经过

  1945年春,苏军已进入德境,A.希特勒为拖延战争,等待反法西斯同盟内部分裂,调集军队约100万人死守柏林,集中力量对付苏军。苏军最高统帅部为彻底消灭德军于其巢穴,结束欧洲战争,以3个方面军250万人的兵力进攻柏林。战役于 1945年4月16日发起,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又对柏林形成包围。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H.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8日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

影响

  整个战役,苏军共消灭德军93个师,俘获官兵约48万人,缴获火炮86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辆、飞机4500架。苏军损失30.4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2156辆、火炮1220门和飞机527架。柏林战役的结局,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