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十而立】  sān shí ér lì  指人到三十岁正是立业之年,应当有所建树。 【典故】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解释〕孔子在谈到自己一生成长过程时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下学习的志愿,三十岁时学业有所成就;四十岁时能知道事物的道理而不感到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事情所以然的道理而穷道达变;六十岁时见闻广博,遇事可立辨曲直善恶;七十岁时能按自己心愿而又不超越法度。后人把人的三十岁叫做“而立”之年。 【引例】 ①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②鲁迅《阿Q正传》:谁知道他将到“而立”之年,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 【习近平讲话原文】 三十而立蓄势待发。党中央从决定设立海南经济特区开始,就决心把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如果海南岛更好发展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更有说服力,更能够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