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论宗拼音sān lùn zōng),中国佛教学派。又称三论学派。以传习龙树之《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百论》而得名。亦有加上《大智度论》称“四论”者。三论义学始自后秦鸠摩罗什译出诸论传习,至隋代吉藏在长安大弘此学。它主要流行于南朝,梁陈时复苏,以建康(今南京)摄山及城内兴皇寺为其学术基地。三论主要说明诸法性空的义理,故也称法性宗。三论所传习的实为中观学派思想,要言之,即中道正观的说法。《中论》有“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诸法因缘而生,便无自性,也即毕竟空;但诸法毕竟依缘有,随俗而论,不妨承认有此假名。从真俗两视角,兼顾性空与缘起,就能把握中道实相。与三论法相关,引出三论宗的一系列主张:如八不中道(世间万有说到底“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二谛论(菩萨教法有第一义谛与世俗谛两重真实)及判教原则等。最早研习三论的,是罗什门下的僧叡、僧肇、昙影等。《肇论》可说是关河旧说的代表。此后三论之学在关中因《成实论》风行而湮没。南朝宋时(5世纪中)有智林传关中胜义, 周颙作《三宗论》申“二谛义”。真正复兴三论之说的是宋齐之际南来的僧朗。他继法度住持摄山栖霞寺破成实论师而弘扬三论,在梁武帝(502~548)支持下三论义学复炽。其高足为僧诠,僧诠门下又有法朗、智辩、慧勇、慧布等。陈初,法朗所住的兴皇寺成为三论学的中心。法朗门下人材济济,三论学集大成者吉藏即其弟子。学术界有认为,三论学实际已因吉藏之讲论著述而成宗派。著作有《中观疏》(已佚)、《三论玄义》、《大乘玄论》、《法华玄论》、《净名玄论》、《二谛章》等。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为此宗的中心理论。此宗更立有真俗二谛和八不中道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