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世汉语拼音shàng xīn shì),(英语:Pliocene Epoch),新近纪最新的一个世,约始于530万年前,终于260万年前(或180万年前)。英国C.莱伊尔(1833,1839)命名了中新世和上新世。奥地利地质学家M.赫奈斯(1853,1856)把中新世和上新世归入他命名的新近纪,但其新近纪还包括现称的第四纪全部。现在国际和国内的地层表,皆认定中新世和上新世组成新近纪,这是法国地质学家M.-I.-M.吉努划分方案的延续。

  如同其它许多比较老的地质时代,上新世与其它相邻的时代的岩床的分界定义分明,但其精确的时间范围还不十分准确。上新世与中新世之间的边界不是一个全球性的事件,而是地区性的从比较温暖的中新世转化为比较寒冷的上新世,上新世与更新世之间的边界一直被认为从更新世冰川的开始,但最近的分析认为这个边界有点太晚了。

地层

  国际地层委员会2000年发布的国际地层表所列的上新世包括早、中、晚三期或下、中、上三阶,自下而上是:赞克尔阶(Zanclean)、皮亚森兹阶(Piacenzian)和格拉斯阶(Gelasian),皆为意大利名称,其中前二者为传统名称,后者为1995年新建。中国地质学家对上新统顶界或上新统与更新统的界线进行多次的讨论,当前倾向于258万年前左右,实际上就是把意大利的格拉斯阶划入了更新世或第四纪,这一界线在反映古生物演化转折和古环境事件方面优于180万年左右的界线。

化石带

  海相化石带以浮游或漂浮生物为主,如浮游有孔虫、钙质超微、硅藻、放射虫、硅鞭藻、沟鞭藻等,前二者为主导门类、分带的基础。浮游有孔虫有N18至N21共4个化石带,钙质超微化石有NN12(中上部)至NN17共6个化石带。

  中国陆相地层建立两个阶,即下部的高庄阶和上部的麻则沟阶。

古地理

  上新世时大陆板块继续向它们今天的位置移动,上新世初它们离今天的位置约为250千米,上新世它们离今天的位置约70千米。南美洲与北美洲通过巴拿马地峡连接到一起,导致南美洲的有袋类动物几乎灭绝。巴拿马地峡的形成对地球的气候有很大影响,原来沿赤道的大洋暖流被切断,大西洋开始变冷,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温降低。

  非洲板块与欧洲板块的碰撞使地中海开始形成。古地中海消失。

  海面的降低使亚洲和阿拉斯加之间形成了一条地峡。

  在地中海、印度和中国有上新世的海底岩石暴露,其它地方上新世的海底岩石一般在海岸附近可以找到。

气候

  上新世时气候开始变冷变干,四季比此前的中新世分明,有点像今天的气候。上新世开始前后南极洲开始被冰雪覆盖,中纬度的冰川在上新世末期前也已发展,北冰洋的冰层形成。上新世末南极洲已经终年被冰雪覆盖。

植物

  上新世气候的变化对植物带来的变化很大,全世界热带种类减少,落叶森林扩展,北方被松柏林和冻土地带覆盖,除南极洲外在所有的大陆上草原扩张。只有在赤道地区还有热带森林,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大草原和沙漠出现。

动物

  不论是海生动物还是陆地动物,上新世的动物已经相当现代化了,陆地动物还有些原始。最早的类人的动物在上新世末出现。

  非洲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南北美洲之间的地峡的形成和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地峡的形成导致过去分散存在的种类混合、迁徙和互相接触。

  草食动物和一些肉食动物变大。

哺乳动物

  在北美洲,啮齿目动物、乳齿象和铲齿象类,负鼠依然昌盛,而有蹄动物则变少,骆驼、鹿和马的数量降低。犀牛、貘和爪兽类灭绝。食肉动物中鼬鼠家族种类增多,犬科和熊科也很成功。树懒、雕齿兽和犰狳等沿巴拿马地峡从南美洲进入北美洲。

  在欧亚大陆上啮齿动物繁荣,而灵长目的分布范围减小了。象、鬣齿兽和剑齿兽属动物在亚洲繁盛。蹄兔从非洲进入亚洲,马的分布减少了,而爪兽类和犀牛相当成功。牛和羚羊也很繁盛,一些骆驼从北美洲进入亚洲。鬣狗和早期的剑齿虎出现。

  在非洲有蹄类动物最多,灵长目动物继续它们的进化,上新世末期南方古猿出现。啮齿动物和象的数量增加,牛和羚羊不断有新的种类出现,后来它们的种类和数量多于猪的种类和数量。早期的长颈鹿出现了,骆驼从北美洲经过亚洲进入非洲。马和现代的犀牛出现。食肉动物有熊、犬科动物、鼬鼠、猫科动物、鬣狗和香猫。在这么多竞争者的压力下鬣狗开始成为腐食动物。

  白垩纪后北美洲的动物首次重新进入南美洲,北美洲的啮齿动物和灵长目动物与南美洲的类似动物混合。南美洲的滑距兽、雕齿兽、树懒和小的犰狳比较成功。

  在澳大利亚最主要的哺乳动物依然是有袋目动物,其中包括食草的袋熊、袋鼠和双门齿目动物。肉食的有袋动物有袋狼和袋狮,啮齿动物进入澳洲,蝙蝠也很繁荣。单孔目的今天的鸭嘴兽出现了。在海洋中鲸是最大的哺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