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译名工作非常重要,对待它应慎之又慎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专家谈|译名工作非常重要,对待它应慎之又慎

范蕾 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人名、地名、机构名、商品名、术语名等专名的不规范、不准确、不统一译名大量出现。这不仅给广大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给国家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译名混乱,尤其是译名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译者必须要有良好的素养,遵守译名规范和统一,加强标准化意识。

《译名工作非常重要,对待它应慎之又慎》插图.png

无论外译中还是中译外都有一些译名佳作,例如由英文商品名Coca-Cola翻译成中文名“可口可乐”;它保持了英文的音译,甚至比英文更有寓意,还易于传诵。可口可乐,一直被认为是业界翻译得最好的商品名。

又如由中文书名《天堂蒜薹之歌》翻译成英文书名《The Garlic Ballads》;它显示出译者超凡的翻译能力,推动了中国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The Garlic Ballads》后来还成为著名作家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媒婆”之一。

再如由英文术语名TOEFL翻译成中文名“托福”;这一译名佳作是“对非英语国家留学生的英语考试”(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缩写的音译。术语翻译有音译、意译和形译三种基本方式;翻译时应考虑本族语的语言特点和已经形成的术语体系。

然而,也有些译名不够规范或准确,有的甚至闹出了笑话。比如有人居然把人名Chiang Kai-shek(蒋介石)错译为“常凯申”; 把地名Texas(得克萨斯)错译为“德克萨斯”;巴西的Amazon(亚马孙)是热带雨林地区,被错译为“亚马逊”,而“亚马逊”则是美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

还有译名不统一的问题,如现代计算机之父C. Babbage的中文译名就有“倍倍琪”“巴巴奇”“巴巴吉”“巴贝治”“巴比杰”“巴比基”“白贝治”等 20多种;就是同一本书(《科学技术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也会有不同的译名“巴比奇”(第183页)和“拜比吉”(第484页)。可见译名相当混乱。

众所周知,人名翻译常有两大原则:一是“约定俗成”,二是“名从主人”。约定俗成是指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人名翻译,如历史上的英国首相张伯伦(Chamberlain);名从主人是指翻译一个人的名字,应该根据他/她的出生地和本族语来翻译,如德国足球明星米勒(Müller)。

著名翻译家、教育家严复先生有句名言:“一名之立,旬月踟蹰”,可想而知他在翻译专名时,也常常为了一个准确且神妙的译名而寝食不安、日思夜研。此外,严先生还将译名的厘定看作是翻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译名是一项学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准确、统一的译名极为重要。正如著名学者周海中先生在《关于Babbage汉字译名》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译名统一,读者幸甚;译名混乱,读者受苦。”因此,译名与概念应始终保持统一,不允许将同一概念随意变换译名。

总之,在译名工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守规范与统一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经得起大家检验的译名。可以说,对待译名工作应慎之又慎,精益求精。

文/范蕾(作者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