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体育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世界古代体育史,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体育亦随之出现,从世界各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和希腊、罗马等,都可找到体育的源头,看到它的最初状态,近代体育便是从那里发展而来的。

古代埃及体育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公元前3000年建立第1王朝,开始了以法老(国王)为首的奴隶主专制统治。奴隶制的产生,在当时是一大进步。富饶的尼罗河谷地孕育着灿烂的文化,贵族陵墓和神庙中的绘画、浮雕,展现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画面,提供了古代埃及体育活动的形象史料。

古代埃及体育尚未形成独立的体系,在青少年教育中并未占有重要地位,它只是职业训练、宗教活动和娱乐的一部分。如士兵、舞蹈家和摔跤手,为了职业的需要进行身体训练;宗教活动中加进某些舞蹈和运动竞技;一般人为了消遣进行身体活动或观赏竞技表演。

角力、击剑

古埃及拉美西斯三世葬祭殿中的击剑和角力浮雕

这是古代埃及较普及的竞技项目,尤以角力最为盛行。最古老的角力形象是第5王朝布依街鲁·普塔──郝台普墓中的浮雕(前2300)。新王国时期拉美西斯三世葬祭殿中的浮雕(前1160)特别引人注目,从这里可以看到在高级官吏和外国使节面前进行击剑和角力的情景。从浮雕画面上可以看出,角力者为男性,角力时裸体,或系白色腰带,抓把方法多样,姿势自由,几乎始终站立。挑战的叫喊和抓把成功的欢呼伴随着整个比赛。

从新王国时期开始,在绘画和浮雕中出现使用木刀击剑的形象。在泰勒阿马尔奈墓(约前1355)发现的绘画中,击剑者通常右手握木刀,左小臂系有狭窄的木盾用以护面。有的双手持木刀或持纸莎草茎。画面上能看到击剑的有关礼节:赛前行站立礼,向观众低头问候,木刀交叉表示开始;结束时,优胜者双手上举,失败者单手掩面低头。

狩猎、射箭

狩猎是古代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生产劳动,它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历史同样古老,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大量石镞、骨镞证实了这一点。埃及人最初为了除害和获得食物而狩猎,用长杆撑着小船,手持棍棒、鱼叉、弓箭等在尼罗河三角洲沼泽地打鸟、捕鱼、刺河马,在草原上猎取动物。后来狩猎成为法老和贵族们非常喜好的运动项目,它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且规模日趋盛大。

用于狩猎的弓箭,也是战斗的武器。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士兵”这个词用引弓握矢跪着的男子表示。王和王子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勇也练习射箭。

游泳、划船

古代埃及人离不开尼罗河,游泳和划船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保存在柏林州立博物馆的古王国末期的象形文字(前2200)显示了埃及游泳者普遍采用同近代自由式类似的游法。在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的浮雕上,刻画着激烈的划船比赛形象,铭文中还有法老让王子和王室少年们一起练习游泳的记载。新王国时期,陶器上画着少女在沼泽地游动着追捕鱼鸭,并发现少女持球游泳形状的饰物。有关卡迭石战争(第19王朝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人争夺叙利亚,会战于卡迭石)的浮雕(前1250),生动地描画了游泳姿势,援救落水者以及救活溺水者的方法。划船最初是生产劳动的一部分,后来逐渐成为上层社会的一项娱乐活动。

儿童游戏、祭祀竞技及其他

早在史前时代,球便作为孩子们的陪葬品。考古发掘发现了许多球,有皮制的、木制的、粘土及棕榈叶制的。当时,玩球的方式主要是投球。儿童游戏中还有一些体育活动内容,如平衡、4人旋转、投掷、拔河、比力气、运送俘虏等。古代埃及人信仰神灵,在反映古老的宗教活动的画面上,可见到丰富的舞蹈内容。其中有些动作类似技巧运动,如“下桥”、“手翻”、“侧手翻”、“双人滚翻”、“叠罗汉”等。古代埃及的跑、跳、投掷、举重等活动也被记录下来。

斯芬克斯碑

1936年在吉萨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附近发现的石碑,是研究古代埃及体育的重要文物。石碑上的铭文很夸张地赞颂了法老阿美诺菲斯二世(前1438~前1412)的竞技事迹。碑文中说,这位法老同200个划船手一道划船,他用20英尺长的桨一口气划了3英里,而其余的人划了半英里就瘫倒了。法老力量超群,没有人能拉开他使用的弓。为评定弓的优劣,他曾一口气引试300张最强的弓(1898年他的墓被发掘,发现其陪葬品中有一张保存完好的弓)。碑文中还说,阿美诺菲斯二世善于驯马和驾驶战车;一次乘战车连续射穿4个亚洲铜靶(每个铜靶有一个手掌宽的厚度,铜靶之间相隔20英尺)。

古代两河流域及波斯体育

亚洲西部的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亦称美索不达米亚)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另一摇篮。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两河流域平原上已形成许多奴隶制城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6世纪,这里曾先后崛起3个奴隶制帝国:巴比伦、亚述及新巴比伦。两河流域文化,特别是巴比伦文化,曾给邻近许多国家以巨大影响。

两河流域诸国是建立在武力征伐基础上的君主专制国家,其教育、体育同军事密切相关。在这里,骑马、斗剑、投枪、射箭、游泳等军事体育活动十分盛行。亚述人的马术尤为精良,能在马奔跑时上下自如。在亚述军队里,曾装备充气的皮水袋,专供士兵浮游之用。现存英国博物馆内的一件亚述半浮雕,证明亚述人游泳时已采用近乎俯泳和侧泳的姿势。为保持战斗状态和增长体力,亚述贵族们还经常从事狩猎。在民间,也有一些娱乐性的舞蹈及儿童游戏。

与两河流域邻近的伊朗高原,是古代波斯人的故乡。公元前6世纪中期,波斯各部落在居鲁士的领导下统一起来,建立了波斯帝国(中国史书上称为“安息”)之后,经冈比西斯和大流士一世多年向外侵略扩张,波斯更一度成为横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波斯帝国的武功,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对青少年的严格教育。这个国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勇敢善战的士兵。男子自5岁起就受到骑马、射箭的教育和有关诚实的道德教育;7岁以后,由国家统一管理、训练,孩子们在日出前即开始练习跑步、射箭、骑马、投石和投枪等。他们还经常从事狩猎,练习忍受严寒酷暑,远距离行军,野外露宿,忍饥挨饿,以及不使武器沾水的渡河等等。儿童少年们的马术训练极为严格,除练习在马疾驰时上下马背之外,还要求乘奔马用箭射中目标(骑射)和用枪投中目标。男孩15岁以后即在军队服役,直到50岁。波斯的这种教育,曾造成古代亚洲最有战斗力的骑兵部队;波斯的骑射技艺,对亚洲许多国家的兵制与体育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中国自汉代以后,曾通过丝绸之路与波斯广泛进行经济、文化与体育交流;唐代的击鞠与波斯的马球运动,也有引人注目的关系。

古代印度体育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了城市文化──哈拉巴文化。从吠陀时代至笈多王朝时期,古印度文明,尤其是医学上的成就和佛教的兴起,对亚洲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进入阶级社会后,形成了森严的“种姓制度”,掌握神权的“婆罗门”与军事贵族“刹帝利”构成奴隶主阶级,统治着小生产者“ 吠舍”和奴隶阶级“首陀罗”。各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儿童受教育的程度与教育内容,均因种姓区别而不同。婆罗门教和佛教,要求人们放弃今生,追求来世、忽视肉体、重视灵魂,实行禁欲主义。这些都直接影响体育的发展。

印度古代体育往往是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的。军人们为了服役而练习投枪、斗剑、投石、射箭等,闲暇时进行运动竞技和狩猎。为赎罪而进入寺院的舞女,从儿童时起便学习宗教舞蹈,同时读书、学习音乐。有的国王为显示武勇也练习射箭;据说王族一年中约有一半时间用于狩猎。此外,古代印度尚有马球、角力、钓鱼等竞技和消遣活动,孩子们多进行活动性游戏。

古代印度重视公共卫生和保健,5000年前的城市中便有密闭式的排水系统,一些家庭里设有澡塘。婆罗门教要求前3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身心清洁,每日必行水浴,洗净罪恶,饭前洗手净齿,禁止饮酒至醉。《阿达婆吠陀》中记载了77种病名以及相应的对症药。阇罗迦在他的著作中说到营养、睡眠和节食为人体健康的3大因素。一些医学家鼓励通过身体运动、涂油、按摩等维持和恢复健康。如卡拉卡主张通过运动预防疾病,减少肥胖,帮助消化,修整容貌,推迟老化。他把按摩分成运动、医疗、卫生3种类型。按摩技术有:摩擦、捋、搓、揉、活动关节、振动、扣敲、指压、抚摸、发汗等。印度宗教活动“瑜伽”,由许多不同的静坐姿势和呼吸规则组成,修行者在忘我的冥想之中解除精神紧张,修身养性,这与中国导引术有类似之处。

古代希腊体育

希腊半岛孕育了欧洲最古老的文明。古希腊在体育方面的成就有广泛而久远的影响:它的主要运动项目至今仍在全世界流传;奥林匹克的竞技形式也得以保留和发展;它的体育词汇已演变为各民族的体育词汇;它的体育思想对当今的体育理论还在发挥作用。

公元前8世纪以前,希腊人的生活记载于荷马史诗《伊里昂纪》和《奥德修纪》中。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古希腊人是最热衷于体育运动的民族,当时曾进行过拳击、角力、赛跑、射箭、投枪、掷石饼及战车赛等竞技活动。

公元前8世纪以后,希腊形成许多奴隶制城邦国,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国家于公元前6世纪已形成教育体系,体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斯巴达体育

古希腊跳远纹饰图

斯巴达是希腊最大的城邦国,它在用武力征服异族的过程中形成。斯巴达的教育由国家进行,目的是把奴隶主子弟训练成勇敢、坚韧、绝对服从的军人,以便有效地维护奴隶制统治。

婴儿出生后由长老检查身体,强壮合格者方允许生存。7岁前由母亲进行教育。男孩满7岁便离开家庭,编入教育组织,过集体生活,由选出的“优秀”市民进行严格训练,直到成年。少年儿童生活艰苦,终年只穿1件外衣,光头赤脚,食物不足,常受鞭挞,以培养意志力。儿童被纵容偷窃食物,以训练敏捷与机智。18岁进入“埃弗比”团参加军事演习和夜间捕杀奴隶的“偷袭活动”。20岁正式成为军人。30岁取得市民权,可以结婚,但继续住在军营服兵役,直到60岁。这样,斯巴达男子几乎一生都过军营生活,每天进行规定的身体训练,从不间断。身体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军事需要,但已注意到年龄特点。训练项目有:跑、跳、拳击、击剑、角力、掷铁饼、掷标枪、游泳、骑马、狩猎、徒步旅行、球类比赛以及同军事相结合的舞蹈等。还进行一种拳击和角力相结合的粗暴的搏斗──“潘克拉蒂奥”(pancratium)。女子在20岁以前也编班参加身体训练,目的是保卫家园和养育健壮的后代。  

由于终生运动,斯巴达人从公元前720年起,经过一个多世纪,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一直保持优胜。后因斯巴达的专制制度日趋保守,才逐渐失去其竞技优势。

雅典体育

雅典是希腊的另一个大城邦国,它的教育制度也是为了培养统治者,同样重视体育。但雅典的体育不仅是为了军事需要,也是为了培养完美的人。因此体育和智育、美育、德育是结合进行的。在健身方面,注重身体的协调、匀称、强壮、健美。裸体竞技者被看作人体美的代表,因而成为古希腊绘画雕塑常采用的题材,运动会上的冠军被作为英雄载入史册。

和斯巴达不同,在雅典,国家几乎不控制教育,新生儿由父母决定取舍,上学前由双亲安排教育,体育活动主要是进行游戏。7岁男童开始通过两种私立学校接受初等教育,少年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轻松的活动:跑、跳、爬绳、跳舞、游泳、球类比赛、投标枪和掷小铁饼。年龄再大些的则增加拳击、角力、战车赛之类。当时已注意按身体能力编组,未成年前不进行剧烈活动。大型运动会所包括的项目几乎都纳入教学计划。由于学校要收学费,少年受教育的年限和对教师的选择,均由其家庭经济情况来决定。初等学校毕业后,升入角力学校,学习五项竞技(角力、赛跑、跳远、掷铁饼、投标枪)和游泳,学习2年或3年之久。学习结束后富有者可以进体操馆,继续练习体操。18~20岁的青年在“埃弗比”团接受军事训练。雅典女子不能和男子一起参加社会生活,只在家里从事家务劳动。

公元前5世纪,希腊对波斯的战争取得胜利后,孩子们虽然仍进角力学校,但经济的繁荣、科学的发达,使人们热衷于学习知识,对青少年身体的关心逐渐淡薄;而处于“黄金时代”的商业城市雅典,享乐气氛浓厚,市民们乐于观看竞技表演而懒于亲自从事运动,至多只是为了健康长寿而做一些轻松的保健活动。这就促使竞技日渐专业化,普遍的体育活动开始走下坡路。体操馆、祭典竞技活动虽保留下来了,但已失去原有的性质。一些接受希腊文化的国家,也都受到这种影响。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古希腊赛跑纹饰图
古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遗址

古希腊常在祭神日举行运动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奥林匹克 (Olympic)、伊斯特摩斯 (Isthmus)、皮托(Pytho)、尼米亚(Nemea);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自公元前776年开始,每4年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奥林匹亚村宙斯神宗教仪式中举行,会期一般为5天(见彩图)。此时,各城邦务必休战,最初竞技在草地上进行,观众站在山坡上观看。妇女不准进入会场。参加比赛的所有运动员都必须是纯希腊血统并获得市民权的人。奖励偏重于荣誉,而非金钱。优胜者被戴上橄榄枝编成的花冠,在其故乡要举行庆祝游行和宴会,以欢迎健儿荣归。竞赛项目多是平常训练的内容,主要有赛跑和角力,以后又增加五项竞技、拳击、战车赛和“潘克拉蒂奥”。跑,在运动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奥林匹克竞技中,赛跑按“斯泰德”计程(1个斯泰德约相当于185~225米),最初只有短跑(1个斯泰德),后来逐渐增加了往复跑(两个斯泰德)、长跑(7~24个斯泰德)以及武装赛跑和火炬赛跑。短跑有预决赛;有的祭典还按年龄或身体状况分组。跑的姿势和今天大体相同。大会期间,来自希腊各地的哲学家、历史学家、诗人、艺术家等,在会址发表演说,展览作品,所以泛希腊竞技活动也是各城邦的一次思想交流,它促进了希腊文化的繁荣。

古希腊哲学家论体育

公元前5世纪,希腊处于奴隶制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一些著名的哲学家针对希腊市民贪图安逸、放弃身体训练和竞技职业化现象提出了批评,并对体育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认为,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身体。他反复告诫青年要为准备保卫城邦,为增进健康而锻炼自己的身体。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欲使传统的希腊竞技再生,他主张“用体操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是教育史上第1个实行按年龄分期的人,他的有关体育、德育、智育、美育相互联系的意见十分可贵。他认为智力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因此体育应该先于智育。他主张学前儿童应逐步锻炼身体;初等教育时期,儿童要学习体操、读书、写字、文法、计算、图画和歌唱。他对游戏曾发表过许多新的见解。在体育实践中,他强调养成“健美的体格而不是野蛮的兽性的体格”,还主张在身体未臻健全时采用运动量较小的项目。他的体育思想,对后世体育理论有很大影响。

古代罗马体育

古罗马圆形竞技场遗址
古罗马剑斗士竞技图

古代罗马曾经是一个以地中海为中心、横跨欧、亚、非3洲的奴隶制大帝国。罗马体育继承了古希腊体育的某些方面,对后世欧洲、特别是地中海沿岸影响颇大。

罗马氏族时期(公元前6世纪以前),孩子的教育由双亲、社会和兵营3方面进行。婴儿出生后,如父亲决定抚养,便送到河里经受冷水锻炼。儿童从小即参加各种劳动。在儿童少年的游戏中包括驯马、射箭和狩猎。稍大,便由父亲带到马尔斯训练场进行军事的和身体的训练,其内容有:投枪、扭打、骑马、拳击,以及练习耐寒耐暑、在激流中游泳等。14~17岁获得市民权后,大多被征入伍,然后在军营里继续进行军事体育训练。这个时期的竞技受希腊影响很深,竞技场已设看台,以车马赛为主要比赛项目。

罗马共和时期(前6世纪~公元1世纪)体育呈现一个转折:在建立地中海霸业以前,参加战争是青年人的神圣职责,其体育训练仍以军事为目标。至共和末期完成地中海霸业之后,建立了希腊式的教育体系,贵族用希腊保姆和希腊教师代替双亲教育子弟,平民子弟进入初等学校学习读、写、算。由于政治生活的变化,上层人物需擅长演说和辩论,文法学校和高等修辞学校便应运而生。罗马大学还培养学识广博的学者。这时的教育,注重发展智能、学习知识,对体育已不太关心,学校里不开设体育课;只有军人和职业选手进行身体训练,一般市民为了健康和消遣,只进行一些简单而轻松的运动。祭祀竞技是罗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市民们只喜欢当观众,他们认为象希腊人那样在别人监督下受几个月训练,特别是裸体进行运动,是有损尊严的。

罗马帝政时期(前30~公元476),奴隶主寻欢作乐、挥霍无度,在豪华的竞技场观看残忍而激烈的剑斗表演是他们最爱好的娱乐。著名的圆形竞技场“科洛西姆”占地2.43公顷,有48.7米高的墙壁,能容纳9万名观众。有的竞技场长达640米,宽约182米,3面都有阶梯座位。最大的竞技场,可容纳26万观众,这里雇佣了专业人员;地下室设有剑斗士房间、动物槛栏等。场内有通风喷水设备,退场门有的多达64个。被迫参加剑斗的大多是奴隶、“罪犯”和俘虏。他们在富人办的剑斗士训练所受过严格的训练,最大的训练所有两万剑斗士。这里举行有刺激性的、乃至流血的竞技表演,如斗剑、战车比赛、拳击、斗猛兽、步骑兵模拟战和模拟海战等。赛车时常翻车;拳击手套带铁钉;斗剑常以一方死亡而结束;斗兽者有时被兽吞噬。在一次有19000人参加的模拟海战中,竞有数百人丧生。

罗马帝国时期有一种特殊的消遣场所──浴场。其中体育设备与希腊的角力学校和体操馆差不多。浴场富丽堂皇,拱门耸立,设有浴室、蒸气浴室、室外游泳池、进行球类游戏和体育活动的房间,以及更衣室、涂油室等。有的浴场还备有图书室、谈话室、画廊和食堂。巨大的浴场长达220米,宽114米,1次可供1600人入浴。贵族在这里消遣:或由奴隶为其洗浴、涂油、按摩,或进行赌博与轻松的球类活动等。

罗马人曾开展多种球类游戏,其中有的类似曲棍球、足球和手球,还有同时抛接两个球的游戏。当时的球,有填毛发的,也有充气的。

奥林匹克运动会虽然一直沿袭下来。但古希腊的业余运动精神已经失去,此时的竞技者几乎完全职业化。公元393年举行了第293届后,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以奥林匹克与基督教相抵触,下令禁止这个延续了1000多年的运动盛会,并破坏了奥林匹亚的神殿和运动场的许多设施,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遂告终止。

帝政时期的罗马体育由畸形发展而至衰败没落,此种现象曾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在体育问题上,有的学者发表了一些卓越的见解。如著名诗人D.J.尤维纳利斯(约60~127)提出“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这一格言,为近现代许多教育家和体育家所引用。著名医学家C.盖伦(131~201)对职业选手的剧烈、过度的训练曾提出批评。他相信体育锻炼能使身体协调、匀称和健康地发展;其所著《解剖学详论》15卷对后世医学、体育均有较大影响。

古代奴隶制国家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可以说,没有古代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所奠定的基础,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同样,没有古代希腊和罗马的体育,也就没有欧洲的现代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