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弦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空印盒》剧照(王永春饰何文秀,安禄昌饰周能)

丝弦戏,戏曲剧种。属弦索声腔系统。曾以“弦索”(一种形似柳叶琴,但又不尽相同的弹拨乐器)伴奏,从而得名“弦索腔”,简称“弦腔”,俗称“弦子腔”、“丝弦”,也称“女儿腔”。据清康熙十年(1671)《保定府祁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安国县)束鹿县志》卷8记载,当地每年正月,高搭戏场,演唱弦腔。又据《百戏竹枝词》记载,康熙、乾隆之际,有丝弦戏在北京演出。

丝弦戏唱腔分“官调”、“越调”两个系统。官调是由〔耍孩儿〕发展而来;越调是由北方“鼓词”唱腔发展而来。各包括起板、头板、二板、三板、赶板、拨子板、垛子板、哭板、甩板等9种板式,属板式变化体唱腔结构。此外,尚有〔山坡羊〕、〔黄莺儿〕、〔黑莺儿〕、〔锁南枝〕、〔歌南子〕、〔桂枝香〕、〔青阳〕、〔倒推车〕、〔打枣竿〕等曲牌附于官、越两调作为插曲运用。官调唱腔,明快清新;越调唱腔,激越悠扬。不论生旦都用真声吐字,然后旋律向上作7度、8度或10度大跳,再用假声拖腔,颇具特色。清咸丰以来,常与老调梆子同台演出,伴奏乐器改以板胡、笛子、笙三大件为主,弦索退居次要地位。打击乐器早期用大筛、大鼓、大铙、小锣。1910~1915年间,吸取京剧、梆子锣鼓,为烘托气氛,有时也使用原来的打击乐器。

丝弦戏产生、流行于农村,从唱腔到表演,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当地民间有“纺纱织布唱秧歌,耕田耪地哼丝弦”的说法。流布地区可分为4路:河北正定、石家庄一带为中路;河北邢台一带为南路;保定一带为东路;山西雁北及阳泉为西路。以中路为代表,盛行于石家庄地区。早年都是临时组班,1937年组成固定班社“玉顺班”,后改名“隆顺合”,即今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的前身。名演员有刘魁显、王永春、刘砚芳、石连秀、安禄昌;名乐师有奚德义、温明祥等。代表剧目有《空印盒》、《金铃记》、《白罗衫》、《赶女婿》、《卖绒花》、《金木鱼》、《罗府吊孝》、《罗裙记》、《锦缎记》、《小二姐做梦》、《花烛恨》等。《空印盒》已摄制成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