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印刷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古代印刷史(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printing),印刷术是中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包括雕版印刷术和活字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现代学者多认为始于唐代初期(7世纪)。其历史大致分4个时期:①自唐代至五代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流行时期。②宋代为其鼎盛时期,反映在刻书事业上具有明显的特点。同时,一些兄弟民族如辽、金、西夏等的印刷术也各有发展。③元代的印刷。④明代、清代的印刷。活字版印刷术发明于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至元、明、清代而发展成锡、木、铜、铅等各种活字印刷,其中以木活字使用最多。自唐代初期至清末约1300年间,中国一直以雕版印刷为主。

雕版印刷术

是将文字反刻在一块整的木板或其他质料的板材上,在这整版上加墨印刷的方法,也叫整版印刷术,是现代活字印刷术的先驱。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流行( 唐贞观至五代约636~959)

雕版印刷术始于何时,史学界长期有争论,清代盛行始于五代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流行隋代说,又有隋唐之际说、汉朝说、东晋说、北宋说等,多数学者认为始于唐代。唐代说的年份也有不同见解。学者们倾向于认为约始于7世纪初。据记载,唐贞观十年(636)令梓行长孙皇后的遗著《女则》。

现存唐印本较早的有1966年在韩国发现的带有武后新字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约为载初元年(690)武后制字后刻印,而为新罗僧携回的。中国新疆吐鲁番也曾发现印有武后新字的《妙法莲华经》残卷,为日本人藏。而敦煌发现咸通九年(868)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尤有名。据记载,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约至德二年(757)印卖中梵文咒本。唐代上都(今西安)东市大刁家约762年印历书。德宗(783~785)时市场上出现一种商人纳税的凭据名为“印纸”。9世纪后,四川、淮南、江东盛行印本私历;洛阳重雕佛经;江西雕印道书《刘宏传》。成都书肆除卞家外,又有过家印佛经,樊赏家印《中和二年(882)历书》。中和三年柳玭在成都书市看到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及字书小学等雕版印本。

五代(907~960)十国是历史上四分五裂的时期,而刻书事业仍相当流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宰相冯道发起在国子监雕印儒家的经典,自后唐长兴三年到后周广顺三年(932~953)雕造“九经”,是为监本之始。后蜀宰相毋昭裔明德二年(935) 起在成都雇工雕《文选》、《初学记》、“九经”诸书。吴越国忠懿王钱弘俶3次印造《一切心如来秘密全身舍利宝筴印陀罗尼经》多卷。延寿和尚施印的经像咒语更多,为宋代杭刻打下基础。

雕版印刷鼎盛时期(宋代960~1279)

刻书的特点有:①中央与地方重视;②刻书地点普及;③刻本内容丰富;④印本字体纸墨装褙精美。赵氏统一中国后,教育文化发达,开封京城有太学和武学、律学、算学、医学、画学等专科学校,杭州城内乡校、家塾、书舍遍及里巷、福州“学校未尝虚里巷,城里人家半读书”。由于学生众多,自然需要课本与各种图书。

宋代刻书重点地区有:

汴京 东京开封府是北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版机关有国子监、崇文院、秘书监、国史院、进奏院、刑部、大理寺、编敕所等。

杭州 宋代的藏书家叶梦得云:“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因为杭州刻印精良,北宋有不少监本是付杭州雕镂的。南宋建都后有国子监、德寿殿、修内司、左廊司局、太医局、临安府及府学等处刻书,民间书坊出书很多。

成都府 与杭州一样,印刷业有较好的基础,宋代初期在该地创刊第一部佛教大藏经《开宝大藏经》( 又称《宋开宝刊蜀本大藏经》、《开宝藏》)5048卷,为后来各种佛藏的祖本。始于开宝四年(971),至太平兴国八年(983)雕成13万块经版,国内外现存不过十数卷。

福州 北宋福州官员及和尚募缘在东禅寺等觉院开雕大藏版一副,名《崇宁藏》。开元禅寺又雕造《毗卢藏》,两藏各6000余卷,现仅存少数零本,政和四年(1114) 黄裳又奏请在闽县报恩光孝观建《飞天法藏》,共540函,5481卷,赐名《政和万寿道藏》,以镂版进于东京(今河南开封)。福州一地刻了两部《佛藏》,一部《道藏》,成为佛道经典出版中心。

湖州 致仕官员王永从兄弟捐舍家财开雕湖州思溪园觉禅院大藏经5480卷,至南宋绍兴二年(1132)基本刻完,其版片在淳祐以后移藏于资福禅寺。又刊《唐书》及《五代史》,开雕年月不详,南宋淳熙二年(1175)竣工,共5940卷。嘉熙三年(1239)安吉州(即湖州)思溪法宝资福禅寺刊佛经5940卷,清末杨守敬自日本购回一部( 原缺600多卷),现藏北京图书馆。

平江府(今苏州) 宋有“金扑满”之称,除刻有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韦应物等人的著名诗文集外,善男信女僧俗募缘,自绍定四年(1231)起在陈湖碛砂延圣院设立经坊,开刊大藏经,称《碛砂藏》。

建宁 位于福建北部,自宋代至明代末期为出版中心之一,附属的建阳县之麻沙、崇化两坊,号为“图书之府”,印本行销四方,远及高丽和日本。

此外,刻书较多者有严州(今建德)约80种,称“严州本”。建康府(今南京)有66种,书版约2万块。次为庆元府(今宁波),所刻称为“明州本”; 绍兴府刻称“越州本”。衢州、婺州(今金华)也是著名刻书处,盛行翻版。南宋时期的十五路地方,几乎无处不刻书,连孤悬海外的海南岛琼州,也刻了医书。

宋代学术文化发达,为印刷业提供大量稿源;而大量印本的出版,又推动文化科技的进步。宋代刻本内容丰富,史有“十七史”及古史、宋人记当代的私史;地理书有总志及地方志数百种。子部除古代诸子外,又刊印《算经十书》、古农书等科技书。政府重视医药书籍,一再校正刊行中医典著作,又颁布太宗《太平圣惠方》、徽宗《圣济总录》。士大夫如苏轼、沈括等,更喜欢把自己用过及家传良方刊行多至50种,小儿科、妇产科、针灸科、本草等书籍也一再刊行。集部如韩愈、柳宗元等人的诗文集有多种版本,《苏东坡集》有23种版。其他印刷品尚有称为“交子”、“会子”、“关子”的大量纸币;作为运销交易凭证的“茶盐引”及民间的印契、版画等。

辽、金、西夏、大理的印刷

辽(916~1125) 契丹族的统治者笃信佛教,于五京多建寺院佛塔,在房山县补刻工程浩大的佛藏石经,又木刻了两部《大藏经》,一部是5048卷的大字卷轴本,1974年曾在山西发现了12卷;一部是不满千册的纸薄字密的小字本,仅见于高丽人的记载。辽代出版中心在南京( 或称燕京、今北京),设有印经院。寺庙如大悯忠寺(今北京法源寺)、大昊天寺(今已毁)及书坊也印造佛经。一般书籍有字书《龙龛手镜》、医书葛洪《肘后方》、苏东坡《大苏小集》,又新发现儿童读物唐代李翰的《蒙求》刻本。

金(1115~1234) 金兵破宋京城开封府,掳去徽、钦二帝及百姓无数,又三番五次索取国子监、秘阁、三馆书籍,国子监印版,释道经版。金代国子监印行的“六经”、“十七史”等,当为从宋获得的旧宋版印成,又新刊《苏东坡奏议》等。此外,南京(今开封)、平阳、太原、宁晋等书坊都印书。金代河东南路( 今山西南部 )佛教信徒捐施财物、驴子、梨树、雕字刀等,并由雕经和尚刻成《金藏》,俗称《赵城藏》(今藏于北京图书馆)。当时还刊行不少道士著作,中都天长观(今北京白云观 )根据宋代《道藏》经版,又访得遗经千余卷,勒成《大金玄都宝藏》6455卷。至元十八年(1281) 保定、真定、太原、平阳、河中府( 治所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 )王祖师庵头、关西等处,均有《道藏》经版,除平阳版刊于蒙古时期,其余都是1258年蒙古宪宗要烧毁而被道士们偷偷保存下来的。金代京城内外《道藏》经版多至六、七副,是中国道教史上的盛事。金设立女真国子学,诸路设女真府学,学生3000人。先后译出并颁行女真字“五经”、《汉书》、《新唐书》,又以《女真字孝经》分赐护卫亲军。

西夏(1038~1227) 在今宁夏一带,由党项羌为主体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其统治者也都信佛,建国之初,6次向北宋用马匹购买《大藏经》,并向宋要国子监印的书。西夏仁宗赵仁孝散施佛经一次5万卷或10万卷,皇后也印施。西夏用国书(西夏文)翻译不少兵书如《孙子兵法》、《六韬》、《黄石公三略》以及《孝经》、《论语》、《尔雅》等,又编了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今存有西夏乾佑二十一年(1190)刊本。

大理(937~1253) 在云南由白族人组成的大理国刊有《佛说长寿命经》等密教经卷。

元代的印刷(1271~1368)

刻书地点重要者有大都(今北京)、杭州、建宁、吐鲁番。

大都 为元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太宗立编修所于燕京。世祖遣使取杭州等处在官书籍版刻至京,并括江西诸郡出版,这些老宋版也就变为元版了。广成局是中央刻书机构之一。又设立兴文署,召工刻经史子版,以《资治通鉴》为起端,国子监刻小字本《伤寒论》,太医院刊《圣济总录》,书坊刻元杂剧等。 平阳 太宗用耶律楚材言,立经籍所于平阳,编集经史,为金元文化出版中心。

杭州 元政府也喜欢将官书送往杭州印造,如把新修《宋史》净稿,用飞马报送杭州,精选高手依式镂版,用上色高纸印造100部。杭州西湖书院原为宋代国子监,旧藏书版20余万,至正二十一、二年(1361~1362)用书手刊工92人,修理书版重刊欠缺版7000余块。   建宁 建安、建阳书坊出书较多。

吐鲁番 曾发现用6种文字印刷的经典。

大藏经有杭州路《普宁藏》,续完宋《碛砂藏》,补刊宋代福州两藏。元世祖派专使去高丽修补《高丽藏》。又有《蒙文大藏》、《藏文大藏》、河西字(西夏字)《西夏文大藏》。松江府僧录广福大师管主八印施汉本藏经50余部,河西字藏本30余部。道士宋德芳与门徒秦志安用500多名工人,在平阳玄都观于1244年刻《玄都宝藏》7800余卷。刊印蒙古文译本《孝经》、《贞观政要》、《大学衍义》等。并大量印造盐茶引、纸币等印刷品。

明代的印刷(1368~1644)

明洪武元年(1368)八月下令免除书籍税,使刻书业蓬勃发展。明嘉靖以后司礼监经厂有1200多人搞出版印刷。官、私刻书数量之大,品种之多,超越宋、元两代。当时两京十三省无不刻书,重点有南京、北京、杭州、湖州、苏州、徽州和建宁。

南京 明初南京国子监接收了元代杭州西湖书院所藏南宋国子监旧版百余种,又取地方所刻书版及监中新刻,共约300 种。南京各部院衙门、应天府也各刻书,书坊多至百余家。

北京 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政府出版事业归太监司礼监经厂库掌握,先后刻有经书约200种,称“经厂本”。北京国子监所刻,多据南监为底本,约90种,重要者有《二十一史》等。礼部每3年刊行《登科录》与《会试录》,兵部刊历科《武举录》,都察院也刊书,钦天监每岁奏准印造《大统历日》,颁行国内外。   杭州 布政司、按察司、杭州府刻书不少,书坊亦多。永乐末年曾刻印佛藏《武林藏》一部。 湖州 以套印驰名,凌、闵两家共刻一百四十四种。

苏州 多地主文人,藏书、刻书之风最盛。在万历(1573~1620)以前刻书177种,为全国各府之冠。书坊亦不少。常熟县著名藏书家、出版家毛晋,先后刊书版逾10万块,约600种。 徽州 自宋以来即为纸墨产地。明代私家及书坊刻书不少。

建宁 宋元时书坊多在建安县,明代多在建阳麻沙、崇化两处,书坊百余家,出书总数为全国之首。崇化有书市,每月以一、六日为集,客商贩者如织,为各省所无。

明代有藩王府刻书,可考者有39 府,共刻400种,刻印装褙精良,称“藩府本”。以南昌宁王府与其子孙弋阳王府为最多,蜀藩次之。太监也有自己出资刻书的,为历代所无。除翻刻古书外,又大量出版本朝人著作。明代初期有所谓“制书”(或称“颁降书”),以太祖自己编写的最多,最重要者有《大诰》三篇。适应科举需要,又大量出版八股文章。永乐帝重视地方志,两次颁降修志凡例。明代地方志约有1500种,只存一半。明代人凡中1榜或戴过纱帽的必有1部刻稿,诗文别集约近6000种。通俗文学《三国》、《水浒》、《西游记》等,为人民所喜爱,一再刊版。《琵琶记》有70余种版本。明代科技书、医药书出版亦多,又介绍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熊三拔《泰西水法》等西方科技书。南京有《洪武南藏》,《永乐南藏》及其几次的补雕本。北京有《永乐北藏》与西藏文的《番藏》,杭州径山有线装本《嘉兴藏》方册藏。又有《正统道藏》。北京南堂出版了天主教会书。

清代的印刷(1644~1911)

满族首领努尔哈赤已知用印刷来为政治服务,今存其《檄明万历皇帝文》。进关后刊行汉文与满文书籍,称“内府本”,式样仿明经厂本。康熙十九年(1680)开始设立修书处于武英殿左右廊房,掌管刊印装潢书籍。乾隆间刻《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于是武英殿之名益著,称“武英殿版”,简称“殿版”,康熙、乾隆两代所刻最精,殿版开化纸,纸墨精良,为清代印本之冠。殿本约有382种,嘉道以后衰落。北京国子监只作为武英殿与明代北监旧版藏版之所,道光十四年(1834)存贮版刻64种,近15万块。

清代地方官署刻书不及宋、明两代。太平天国后,统治阶级提出“维世道,正人心”口号,同治二年(1863)曾国藩首创金陵书局于南京。此后仿效者十余省,各于省会设立官书局,著名的有浙江官书局、武昌崇文书局、广州广雅书局。各局所刻共约千种左右,称“局本”。为普及起见,“价均从廉”,故纸墨质量均差。因时代较近,浙江局、广雅局版片至今各存十五、六万块。清代南京、杭州的书坊已衰落,主要集中于北京,有字号可考者百余家(一说300家),多在宣武门外琉璃厂一带。苏州书坊约有50家,次为广州及佛山。

清代除翻刻古书外,大量刊印清人诗文集。俗文学弹词、宝卷、鼓词、子弟书、民歌等小册子,多至数万种。清代地方志约存7000种,以康熙、乾隆志最多。丛书近3000种(包括子目约7万种),多为江浙人所编,内有不少地方丛书。满文书多刻于内府及北京书坊,现存180种。佛藏有汉文《龙藏》,梨木双面版79036块,为中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大藏》经版。此外,还有晚清由金陵刻经处和各地寺庙刊刻的未完成的缩本大藏经经论多种。乾隆帝晚年很得意地完成了《国语译大藏经》(即《满文大藏经》)的刊印。西藏文的大藏经雕印,有元代皇庆(1312~1313)的奈塘古版,明代的永乐版、万历版、塔尔寺版、昌都版、理塘版、清代的北京版、卓尼版、德格版、奈塘新版,民国年间(1933) 的拉萨版。其中以德格版为最佳。

蒙文大藏经》先后共有过4次译刻:①元大德年间(1297~1307 ) 在西藏地区刻造刷印;② 明万历(1573~1620)年间补译部分增入刊行;③康熙二十二年(1683)刊完甘珠尔;④乾隆六年至十四年(1741~1749)译校重刻丹珠尔,全藏方始完备。伊期兰教天主教及基督教书也各有出版。

至正元年(1341)中兴路(今江陵)资福寺所刻无闻和尚注释的《金刚经》,用朱、墨两色套印。明代末期寓居南京的胡正言自万历四十七年(1619 )至崇祯六年(1633)用彩色饾版和拱花技术,印成《十竹斋书画谱》,同时南京又有《萝轩变古笺谱》刊世。

活字版印刷术

毕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

雕版印书比手抄书快数十百倍;但印1页书,须雕1块版,一部大书要多人雕刻好几年,版片汗牛充栋,若要印别的书,又得从头雕起,浪费人力、物力、时间和空间,毕昇在北宋庆历中(1041~1048)首先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在世界印刷史上居于光荣的地位。毕昇的发明只载于当时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但沈括对于毕昇的籍贯生平没有交待,只说他是一个普通的平民,有的外国学者说他是一个铁匠,《不列颠百科全书》又说他是炼金术土,均不可信。毕昇印过什么书已不可考,死后其字印为沈括的侄子们所得。

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自毕昇后有人仿效泥活字,又有瓷活字,元代开始用木活字,有人铸造锡活字,明清两代流行铜活字和铅活字。

元代农学家王祯是活字印刷术的改进者。他延请工匠制木活字,设计转轮排字架,按韵存置木字,制订取字排版刷印方法,于1298年印刷了《大德旌德县志》并把整套经验撰成《造活字印书法》,附于《农书》卷后出版。

清代管理武英殿刻书事务的四库馆副总裁金简,统计《佩文诗韵》,得单字六千数百(生僻字不收),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奏准刻枣木活字25万个,依韵目分贮于8层抽屉的木柜中,字名“聚珍”。曾辑刻《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38种(内有4种为雕版)及其他单行本数种。金简并于1776年撰《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叙述聚珍版排字校对刷印的工艺方法和过程。乾隆中叶到清末130余年间,木活字印刷流行多省,并有“子板”、“合字板”等名称。 活字印刷用的韵轮法和字柜法

活字版雕刻虽然省力省时,但八百年间未得大力提倡发展,除政治、经济等原因外,也有本身技术上的缺陷。一般私人或书坊限于资本,所备活字不过数万,因受字数限制,不得不采取一面排印一面拆版再排的办法,同一副活字大小高低不能整齐划一,垫版凹凸不平,字体歪斜,墨色浓淡不匀,又因校对不仔细误字较多,因此活字印本不受人重视,有人以为活字本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只有雕成整版,才算是正式出版物。且因旧无纸型,一书若要重印,必须重新排版,反不如雕版可以再三印刷来得经济方便,因此在中国活版未能取代雕版印刷。

总之,自唐代初期至清代末期1300年间,中国一直以雕版印刷为主,活字版不及雕版的十分之一,鸦片战争后,传统的雕版与旧有的活字版逐渐被西方的石印和铅印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