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唱艺术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歌唱艺术(Chinese singing art),中国歌唱艺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社会时期(主要指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乐舞和诗词演唱。这些都是以声乐演唱与舞蹈、诗词朗诵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从秦、汉以后,至明、清,无论是汉代的“徒歌”、“相和歌”,隋唐的“大曲”、“散曲”,宋元的“杂剧”、“南戏”、“鼓子词”、“诸宫调”、“词调歌曲”,以及明、清的“传奇”、“高腔”、“昆曲”、“梆子”、“皮黄”、“弹词”、“大鼓”、“小调”等,也都是以声乐演唱为主的各种综合艺术形式。此外,中华民族又是经过几千年相互融合的多民族集合体,各民族均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歌唱传统。在长期的发展交融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唱艺术风格。其中有些已经用文字著述的形式记载了下来,如唐代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宋代王灼的《碧鸡漫志》、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明代魏良辅的《曲律》、清代徐大椿的《乐府传声》等;而更多的是各时期戏曲、说唱艺人通过“口传心授”所积累的有关呼吸、发声、唱字(即咬字)、润腔等实际演唱的方法和经验。其中像呼吸、发声等,其基本理论与欧洲歌唱没有本质区别,但在中国民间有其自身的特殊风格和说法;而润腔、唱字等方面则明显有别于欧洲歌唱的方法。

根据史料记载,从先秦至隋唐已经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歌唱家,如韩娥、秦青、李龟年等,从宋代以后,中国的歌唱艺术大多与戏曲、说唱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许多近代著名的戏曲、说唱演员,如京剧中的谭鑫培、汪桂芬、梅兰芳、高庆奎、程砚秋等,京韵大鼓中的刘宝全、白云鹏、白凤鸣等,昆曲中的侯玉山、韩世昌、俞振飞、白云生等,苏州弹词中的俞秀山、马如飞、夏荷生、朱介生、蒋月泉、杨振雄等,广东粤剧的红线女,北方评剧的白玉霜、河南梆子的常香玉、河南坠子的乔清秀等,都在舞台表演中体现了高超的歌唱技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种富于民族特色的歌唱表演不仅仍保留在大量戏曲和说唱表演中,还扩及歌曲(包括各种民歌)和歌剧的表演中,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歌唱演员。如著名歌剧演员郭兰英、王昆、刘燕平、蔡佩莹、王嘉祥,著名民歌演唱家鞠秀芳、郭颂、何纪光、才旦卓玛、胡松华、姜家锵、李元华、马玉涛、李谷一、彭丽媛等,以及著名的民间歌唱家朱仲禄、宝音德力格尔、黄虹、哈扎布等。

20世纪以来,在西方音乐的教育影响下,还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以传播欧洲歌唱艺术为主的歌唱家及教师,如周淑安、应尚能、赵梅伯、斯义桂、黄友葵、喻宜萱、周小燕、郎毓秀、蒋英、张权、沈湘、郭淑珍、黎信昌、金铁霖等。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也涌现了不少受过西方音乐教育所培养的著名歌唱家,如费明仪、申学庸、沈愫之、刘塞云、辛永秀、邱玉兰、成明、范宇文等。他们不仅在将欧洲的声乐教学体系传入中国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为建立融合中外歌唱艺术经验、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教学体系,为更好地培养大量中国优秀年轻声乐人才作出了贡献。

随着20世纪中国通俗音乐及影视音乐的发展,从30年代开始,也产生了一些在演唱通俗歌曲方面颇有影响的歌唱家,如周璇、黄飞然、刘淑芳、邓丽君、罗大佑、奚秀兰、崔健、刘欢等。一般说,通俗歌唱除了特别强调以自然嗓音为主、着重抒发感情、突出各自的个性外,各个演员运用什么演唱方法并没有严格的规定,有的过去在西洋唱法方面有一定基础,有的则过去对中国民族声乐有一定基础,而且,现在不少通俗歌唱演员的歌唱实际上出现了一种倾向,即对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清晰的咬字、润腔技巧等都采取“兼收并取”的态度。

由此可见,20世纪以前,中国的歌唱艺术主要是植根于中国民歌、戏曲、说唱的演唱而逐渐形成的所谓“民族唱法”的传统。从20世纪以后,随着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又吸收了欧洲唱法的传统。对于上述两种不同的歌唱艺术传统,尽管在学术上曾经一度存在过一些分歧和争论,但总的还是朝着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以达到共同为中国歌唱艺术的不断提高和繁荣的方向在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