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白辛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白辛(1920~1966),中国现代赫哲族剧作家。原名吴宇洪。黑龙江省瑷珲县(今黑河市爱辉区)人。“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38年考入奉化(沈阳)佛学院。因喜爱戏剧,复考入沈阳协和剧团为研究生和话剧演员。曾在吉林组织吉林剧团,任编导。创作了广播剧《海的召唤》和诗歌《南行草》、《九月之歌》,表现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及伪满洲国的不满,富于爱国主义情感。1945年加入东北抗日联军,先后在文艺团体担任编导组长、团长等职。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随军在前线活动,创作歌剧《好班长》、《郭老太太杀鸡》等作品并在部队演出。1953年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从事编导工作,先后编创拍摄了《在帕米尔高原上》、《勾格王国》等。1958年,调哈尔滨歌剧院开始专业编剧生涯,陆续创作话剧《黄继光》(1958)、《赫哲人的婚礼》(1962)、《雷锋》(1963)、《印度来的情人》(1964),歌剧《映山红》、《焦裕禄》(1965),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1961),散文集《从昆仑到喜玛拉雅》等。乌·白辛的剧作多取材于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生活,部分取材于部队生活和少数民族历史。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被拍成电影,因强烈的故事性、民族色彩和人民军队的英雄主义精神,受到广泛欢迎,成为长映不衰的优秀影片。他运用赫哲族民间说唱形式创作的《赫哲人的婚礼》不分场次,而以伊玛堪说唱贯串,通过回叙、对比安排故事情节,反映了赫哲族在清朝、反动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下濒于灭绝的苦难命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生活巨变,成为赫哲族历史的缩影。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反映中国最小民族生活的话剧,为丰富现代文学的题材和人物画廊,作出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