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运动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乡村建设运动(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20世纪20~30年代由中国一批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一场社会改良运动。在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走向衰落的背景下兴起,旨在通过对农民生活方式的改造,复兴中国农村,从而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参加这一运动的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有600多个,建立各种实验区1 000多处,运动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趋于终结。   

乡村建设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实验区为晏阳初领导的定县教育实验区,梁漱溟领导的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主持的无锡实验区。此外影响较大的还有中华职业教育社主持的徐公桥实验区,金陵大学与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主持的乌江实验区,彭禹廷创办的河南镇平自治区以及国民政府成立的江苏江宁实验县等。实验区分布广泛,遍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四川、广西、绥远(今内蒙古中部)等省。各实验区的工作重点也各有不同。有的以教育为主,一切由教育入手,如河北定县平教会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工作;有的以人民自卫为主,以培养人民武力为自治的基础,如镇平实验区和山东菏泽实验区的工作;有的以政教合一为基本原则,从乡办文化教育入手,以学校农校为活动中心,代替自治机构,如梁漱溟的山东邹平实验区;有的从改良农业品种入手,以增加产量,提高民众日常生活,如各地棉业实验改良场、蚕丝改良合作社等。   

乡村建设运动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复兴农村经济的目的,各实验区在经济上并没有改变农民沉重的负担,农民的社会政治地位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有两大难处:一是“高谈社会改造而依附政权”,二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乡村建设运动在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民众教育文化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许多知识分子通过亲自参与乡村建设运动的体验,通过调查研究和著书立说,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农村状况及农村出路的认识,有的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在乡村建设运动中,当时的金陵大学、金陵神学院、齐鲁大学、齐鲁神学院、燕京大学、南开大学、岭南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等高校对乡村服务有浓厚的兴趣,参与者多为社会学方面的教授与学生,他们在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辛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