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易水送人”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31行: 第31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于易水送人》为唐代文学家骆宾王所作。易水:河流名,也称易河,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战国时为燕国的南界。此地曾是荆轲刺秦时燕太子丹送别荆轲之处。《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的“易水”即指此河流。
+
  《于易水送人》为唐代文学家骆宾王所作。易水:河流名,也称易河,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战国时为燕国的南界。此地曾是荆轲刺秦时燕太子丹送别荆轲之处。《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的“易水”即指此河流。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则天,不久被诬下狱。调露元年(679年)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则天,不久被诬下狱。调露元年(679年)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第55行: 第55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于易水送人》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前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作者送别友人的地点;后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全诗构思巧妙,语言含蓄,寓意深远,感情强烈,笔调苍凉。
+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在送别友人之际,通过咏怀古事,表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全诗构思巧妙,语言含蓄,寓意深远,感情强烈,笔调苍凉。
 
+
此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前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作者送别友人的地点;后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全诗构思巧妙,语言含蓄,寓意深远,感情强烈,笔调苍凉。
+
 
+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
 
+
 
+
  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他在送别友人之际,通过咏怀古事,表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
 
+
全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
 
+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这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县,是战国时燕国的南界。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奉命入秦刺杀秦王,太子丹和众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临别时,荆轲怒发冲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后义无反顾,勇敢地启程.这位轻生重义、不畏强暴的社会下层英雄人物,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爱戴。诗人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侘傺失志,亲身遭受武氏政权的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际,自然地联想起古代君臣际会的悲壮故事,借咏史以喻今,为下面抒写怀抱创造了环境和气氛。
+
 
+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道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时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
 
+
 
+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昔时人即指荆轲。没,死亡。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未中,被杀。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陶渊明曾有《咏荆轲》诗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达了对荆轲的崇敬与惋惜之情。宾王此诗,同陶诗交相辉映,但在意境的创造上更为含蓄有味。“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观的写景。此诗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对历史的反思。荆轲这样的古代英雄,虽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肃然起敬,诗人是怀着深切缅怀之情的。荆轲其人虽然早就不复存在了。可这位英雄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英风义概还在,作为历史见证的易水河还在。诗人面对着易水寒波,仿佛古代英雄所唱的悲凉激越的告别歌声还萦绕在耳边,使人凛然而产生一种奋发之情。复次,“寒”也是对现实的概括。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咏怀)的骆宾王,有着远大志向,他愿洒满腔热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现实是“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夏曰游德州赠高四》),生不逢时,沉沦寂寞,诗人心中充满孤愤不平之气,如易水河一样,悠悠不尽。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
+
 
+
 
+
 
+
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正如古人所说:“象者,出意者也。”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全诗纯为咏史抒怀之作。但吟诵全诗,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目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全诗融为一体。一古一今,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
 
+
  这首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
 
+
 
+
 
+
 
+
此诗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道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时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
 
+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
+
 
+
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历史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但“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眼前。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全诗融为一体。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
 
+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题目虽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读者送的是何许人。然而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
+
 
+
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他在送别友人之际,通过咏怀古事,表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
 
+
全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
  
 +
  头两句“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此地指易水,是战国时燕国的南界。“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时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
  
 +
  【典故】《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奉命入秦刺杀秦王,太子丹和众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临别时,荆轲怒发冲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后义无反顾,勇敢地启程.这位轻生重义、不畏强暴的社会下层英雄人物,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爱戴。诗人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亲身遭受武氏政权的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际,自然地联想起古代君臣际会的悲壮故事,借咏史以喻今,为下面抒写怀抱创造了环境和气氛。
  
 +
  后两句“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昔时人即指荆轲。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未中,被杀。这两句诗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句中的“寒”字,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观的写景。此诗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对历史的反思。荆轲这样的古代英雄,虽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肃然起敬,作者是怀着深切缅怀之情的。荆轲其人虽然早就不复存在了。可这位英雄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英风义概还在,作为历史见证的易水河还在。作者面对着易水寒波,仿佛古代英雄所唱的悲凉激越的告别歌声还萦绕在耳边,使人凛然而产生一种奋发之情。第三,“寒”也是对现实的概括。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作者骆宾王有着远大志向,愿洒满腔热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生不逢时,沉沦寂寞,心中充满孤愤不平之气,如易水河一样,悠悠不尽。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者简介:</span>
  
 +
  [[骆宾王]](约627~约684年),[[唐朝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间,成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任武功主簿,迁[[长安]]主簿。[[仪凤]]三年(678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遇赦而出。[[调露]]二年(680年),除临海丞,坐事辞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撰写《[[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其集最早为唐中宗时郗云卿所辑,已佚。明、清流行有4卷、6卷、10卷本。清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后出,最为完善。有《骆宾王文集》十卷遗世。《[[全唐诗]]》编其诗三卷,收录其诗作124首。
  
 +
  骆宾王作为“初唐四杰”(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之一,对荡涤六朝文学颓波,革新初唐浮靡诗风,开辟有唐一代文学的繁荣局面作出了贡献,因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物,长期来受到人们的赞誉。他一生著作颇丰,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一个政治上很有抱负却长期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在“四杰”中骆宾王的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骆宾王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他和卢照邻都擅长七言歌行。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他的骈文能在才华艳发、词采赡富中寓清新俊逸之气。如《[[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气势充沛,笔端见情,流传广泛,据说武后也曾为之动容。
  
  

2019年12月7日 (六) 00:04的版本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扩展80首》、《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4-6年级)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cǐ dì bié yān dān 
此 地 别 燕 丹,

zhuàng shì fà chōng guān 
壮 士 发 冲 冠。

xī shí rén yǐ mò 
昔 时 人 已 没,

jīn rì shuǐ yóu hán 
今 日 水 犹 寒。



诗题与背景:

  《于易水送人》为唐代文学家骆宾王所作。易水:河流名,也称易河,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战国时为燕国的南界。此地曾是荆轲刺秦时燕太子丹送别荆轲之处。《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的“易水”即指此河流。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则天,不久被诬下狱。调露元年(679年)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逐句释义: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在此地离别了燕太子丹,壮士(荆轲)怒发冲冠。
  此地:这里指易水岸边。
  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别:分别,分离。
  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这里指荆轲。
  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这易水还那样凄寒。
  昔时:往日,从前。
  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别:分别,分离。
  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
  没:即“殁”(mò),死。
  水:指易水之水。
  犹:仍然。


作品赏析: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在送别友人之际,通过咏怀古事,表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全诗构思巧妙,语言含蓄,寓意深远,感情强烈,笔调苍凉。

  头两句“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此地指易水,是战国时燕国的南界。“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时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

  【典故】《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奉命入秦刺杀秦王,太子丹和众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临别时,荆轲怒发冲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后义无反顾,勇敢地启程.这位轻生重义、不畏强暴的社会下层英雄人物,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爱戴。诗人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亲身遭受武氏政权的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际,自然地联想起古代君臣际会的悲壮故事,借咏史以喻今,为下面抒写怀抱创造了环境和气氛。

  后两句“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昔时人即指荆轲。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未中,被杀。这两句诗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句中的“寒”字,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观的写景。此诗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对历史的反思。荆轲这样的古代英雄,虽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肃然起敬,作者是怀着深切缅怀之情的。荆轲其人虽然早就不复存在了。可这位英雄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英风义概还在,作为历史见证的易水河还在。作者面对着易水寒波,仿佛古代英雄所唱的悲凉激越的告别歌声还萦绕在耳边,使人凛然而产生一种奋发之情。第三,“寒”也是对现实的概括。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作者骆宾王有着远大志向,愿洒满腔热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生不逢时,沉沦寂寞,心中充满孤愤不平之气,如易水河一样,悠悠不尽。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27~约684年),唐朝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间,成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任武功主簿,迁长安主簿。仪凤三年(678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遇赦而出。调露二年(680年),除临海丞,坐事辞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撰写《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其集最早为唐中宗时郗云卿所辑,已佚。明、清流行有4卷、6卷、10卷本。清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后出,最为完善。有《骆宾王文集》十卷遗世。《全唐诗》编其诗三卷,收录其诗作124首。

  骆宾王作为“初唐四杰”(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之一,对荡涤六朝文学颓波,革新初唐浮靡诗风,开辟有唐一代文学的繁荣局面作出了贡献,因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物,长期来受到人们的赞誉。他一生著作颇丰,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一个政治上很有抱负却长期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在“四杰”中骆宾王的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骆宾王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他和卢照邻都擅长七言歌行。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他的骈文能在才华艳发、词采赡富中寓清新俊逸之气。如《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气势充沛,笔端见情,流传广泛,据说武后也曾为之动容。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