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铢铜钱

五铢钱拼音:wǔ zhū qián;英语:wuzhu coin),中国古铜币。西汉中晚期至隋代通行的圆形方孔铸币。多为铜质。面文“五铢”,为计重币名。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罢半两钱,准郡国铸五铢钱始,至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废五铢、铸行开元钱止,前后使用7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行用时间最长的一种钱币。

武帝时郡国所铸五铢,大小轻重不均,后世称郡国五铢或元狩五铢。后京师官铸赤仄五铢(又作赤侧),当5枚郡国五铢。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废赤仄和郡国五铢,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上林苑三官统一铸造,后世称上林三官五铢。钱径2.5厘米左右,重约4克,平整光滑,内外郭宽匀高峻,钱型精整,钱文规范,其铸造首次实现全国货币标准的真正统一,在中国货币经济史上有重要意义。因美观适用,以后长期作为铸币模式。

西汉晚期、东汉晚期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恶化,币制混乱,盗铸风盛,先后出现各种轻小五铢劣钱,如剪去边郭的剪轮钱,凿去钱心的綖环钱等。东汉灵帝时曾铸一种钱背有四出文(内郭四角各伸出一道凸线直抵外郭)的五铢钱,称四出五铢,铜质较差,但精美厚重,不在劣钱之列。南北朝时出现纪地、国号、年号钱文,其中有些铸于五铢钱上。到隋代重铸标准五铢钱统一全国货币。五铢钱除铜质外还有铁钱、铅钱,其中东汉初据蜀的公孙述、南朝梁武帝分别所铸铁五铢为法定货币,余为私铸。此外还发现极少量汉代的金、银及鎏金五铢钱,为纪念或赏赐用的非流通铸币。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