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音戏,原称“肘鼓子”,俗称“周姑子”,又称“秧歌腔”、“五人班”、“五人戏”等,是山东地方剧种,发源于山东章丘历城一带,流行于山东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早期由章丘青野村周姑子戏祖谭湘子始起,师传七辈。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盘凳子、五人班、五音戏3个时期。五音戏的发生、发展、定型大致经历了秧歌腔、五人班和五音戏三个时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历史溯源

  五音戏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周贻白《中国戏曲论丛》认为,"周姑子"为"肘鼓子"讹传)是由边打鼓边歌唱的"秧歌腔"发展起来的。至今传统戏《大裁衣》中还保留着一些原始唱词,如:"我就会打鼓,你就会敲锣,打起锣鼓唱秧歌,秧歌唱来唱秧歌",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省境内流行的柳琴戏、茂腔、柳腔、同属于肘鼓子系统。

  据老艺人邓洪山(艺名鲜樱桃)(1996年92岁)回忆,他父亲邓九星的老师叫荀兴旺,荀兴旺的老人叫铁笛,铁笛是当时有名的肘鼓子戏小生,从铁笛---荀兴旺---邓九星---邓洪山,四辈相传的时间对照起来,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肘鼓子"戏最初分东路、西路、北路三支。东路、北路因中国近代史上战乱荒旱,百姓生活极度困苦,民族艺术遭到严重摧残,缺少专业剧团沿袭,解放前已基本消亡,北路(又名"灯腔"或"腔")和东路肘鼓子在博兴县境内和桓台县乌河头村,还有一些民间老艺人在演唱。现在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属于西路"肘鼓子",也是现在仅存的、唯一的一个专业演出院团。

  五音戏的发生、发展、定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秧歌腔"("秧歌"和"姑娘腔")时期:关于秧歌的起源,清翟灏在《通俗篇》中道:"今有秧歌,本妇所唱也。《武村旧事》元夕舞队之'村田乐'即此"。相传,古时候章丘、历城一带,逢农间、节庆之际,农民便自发的组织起来,用边舞边唱的秧歌形式,或庆丰收,或祝颂太平,进行自娱自乐。这期间,便有许多文化人加入进来,或为其填词,或为其编故事。据说清朝中后期,有个叫车丹的退隐老臣,受其感染,便根据制作豆腐的过程,编写出《拐磨子》一剧。此剧通盘都用"秧歌腔"中的"逗歌"曲牌,即上下两句演唱到底,其表演也是模拟劳动中的动作。这种保留着秧歌痕迹的剧目,在五音戏中还有一大批,如:《借》、《逢罗》、《下关东》、《王小赶脚》等。

  "五人班"(肘鼓子)时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后,肘鼓子戏的剧目逐渐丰富起来,有些不堪失去土地及天灾人祸重重压力的农民,便纷纷借助肘鼓子戏的这种演唱形式,成为乞食讨饭或谋生的一种手段,即是"一人唱门子"去讨饭,二人三人"扒地摊",三人五人"盘凳子"。著名老艺人鲜樱桃,就是从这个过程中走过来的,至死他在身上还留有当年他"唱门子"时,被狗咬过的痕迹。

  后来,逐渐出现了许多一二人打锣鼓,三四人表演的小戏班,他们往往是一家四、五口人或一伙四、五人的演出帮伙,当地老百姓就习惯的把他们叫做"五人班",这一名称一直沿袭到解放前夕。

  二十世纪初,"五人班"开始进入济南市区内演出。最初多是在简易的席棚内演,后来又进入茶馆内演出。如"风顺茶园"、"文举茶园"、"民乐茶园"、"鹊华居"等,都有他们的足迹。

  最早在此唱红的是李德兴(艺名根柱子。1896--?)。一九一七年邓洪山也随父亲邓九星进入济南市区内演出,单在"顺风茶园"就一唱唱了近三十年。由于他年轻,又唱、做俱佳,他的名声一时传扬四方,齐鲁大地几乎无人不知"鲜樱桃"这个名字。这一时期也是五音戏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受皮黄、梆子、落子、曲艺的影响,它的剧目逐渐向中型、大型戏发展,它的唱腔不再是四句一反复,他的表演也不再单一化,它的兴起使当地有名的章丘梆子戏逐渐消亡下去。

  五音戏时期:一九二五年,山东军阀张宗昌为其母祝寿时,从北京邀来了京剧名角梅兰芳和余叔岩,山东省唯一邀请了"鲜樱桃小戏班",他们同时在珍珠泉院内的戏楼子上同台演出。这次梅兰芳看过鲜樱桃的《王小赶脚》后,大为赞赏,并从此结为好友,经常往来,这些情况在《梅兰芳舞台艺术》一书中都有记述。

  一九五一年,程砚秋在去徐州演出途中,到了济南,听说鲜樱桃在周村演出,便专程去了周村。在邓洪山不知情的情况下,观看了邓洪山在《樊江关》中饰演"薛金莲"的表演,对他深表佩服,二人相互切磋技艺,程砚秋向邓洪山学习小姑娘的表演动作,邓洪山向程砚秋学习了《武家坡》中的一句甩腔,后来用在《王小赶脚》中"奔走阳"(哎哟哟)关"一句里,得到了观众的好评。

  此后,邓洪山与其他京剧名旦荀慧生、尚小云也成为好友。一九三三年秋,鲜樱桃率班在北京城南游艺园的半年演出期间,戏剧理论家齐如山曾去看望过他们,并要去八张"五人班"戏的花脸脸谱。这些活动对五音戏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另外,"五人班"在济南期间,经常与山东梆子、刚兴起的吕剧同台合演,称为"二六合班"。

  一九三五年秋,经马彦祥(原齐鲁大学教授、后任文化部文化司司长)介绍,邓洪山带领两个"武场"和两个男演员,到上海英国人开办的"百代唱片公司",灌制了七个戏共计六张唱片,从此这个剧种被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它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一时间从济南到淄博、潍坊一带的广大农村地区,相继涌现出大批专业"五人班"演出队伍,仅在济南市区内就有五、六个戏班常年演出,广大农村地区据说有五、六个小戏班在活动。

  红极一时的"五人班"没有个正规名称,邓洪山便借用灌制唱片时"百代唱片公司"赠给自己的写有"五音泰斗"四个大字的锦旗上的前两个字,改"五人班"为"五音戏",从此这个名称变沿袭下来。

  解放前夕,由于战乱不止,五音戏演职员纷纷逃出济南,进入鲁中南部山区,或帮人排戏,或重新"盘凳子",一时"五音戏"销声匿迹。邓洪山也逃进章丘县青野一带的山里以教戏为生。解放后,以邓洪山、明鸿钧、张方玉为首的三个戏班,重聚淄博,于一九四九年在周村成立了五音剧社,一九五四年邓洪山率领一个演出队,到上海市参加华东地区戏剧观摩演出,他本人被评为"表演一等奖",并获金质奖章一枚,一九五六年,向当地政府登记注册,改名为淄博市五音剧团。

  "文革"期间,剧团再次被解散,演职人员全部改行。直到"四人帮"倒台后,五音剧团才重新恢复了建制,于一九九八年更名为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一直延续到现在。

沿革

  盘凳子时期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章丘县青野村一带,每逢喜庆节日,群众自发组织各种扮玩活动,盘凳子亦是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它用流行民歌或小曲,配以简单故事情节,不化妆、不择场地,演员坐着演唱(即坐唱),系乡民自娱自乐形式,被群众称为“周姑子腔”,俗称“周姑子”。

  五人班时期 清朝中叶,青野村山穷地薄,农闲季节为谋生,几个人(多数为5人)结合一起,流动于邻村从事盘凳子演唱,这即是五音戏的雏型。清朝末年,在梆子戏等剧种的影响下,对演出形式探索改革,由撂地搬上舞台(乡间土台),演员面涂“官粉”、彩色,旦角饰红袄,生角披布衫,配以简单锣鼓伴奏。20世纪20年代初,农村连年遭灾,城市畸形繁荣,五人班遂流入济南。在城市的长期演出中,又吸收京剧、昆腔等剧种的营养,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板腔和锣鼓伴奏体系,表演程式臻于规范,化妆和服饰日趋完善,演出剧目增多,颇受市民欢迎。

  五音戏时期 30年代初,五人班在济南城区、章丘、历城等地,拥有相当数量的观众,出现了各种流派戏班和具有影响的演员,并赴省内外城乡频繁演出。1933年,邓洪山等5人在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后,“五人班”被正式定名为“五音戏”。抗日战争胜利后,流落在济南的艺人,生活穷困潦倒,五音戏面临困境。解放后,经过民主改革,五音戏得到新的发展。50年代初,各戏班相继离开城市。直到80年代初,在章丘境内,尚有部分老艺人从事传艺和组班演出。

专业团体

  靳氏戏班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章丘青野村的靳成章、靳成花兄弟,在本村成立第一个周姑子戏班,成章演生、成花饰旦。由于条件有限,仅能在本村、邻村、山会或庙会,以演出小戏为主,即一生一旦或一生一旦一丑。如《王小赶脚》,反映乡里俗情,唱舞兼备,深受群众喜爱。民国时期,该戏班增加了明洪钧、冯兰亭等。20年代,曾因经营不振,戏班被迫解散。30年代初,重组戏班,在济南等地流动演出。

  李德兴戏班 李德兴,艺名珍珠子(俗称“根柱子”),章丘平陵大官庄人。1901年领班进济南城区,初期在南岗子席棚内演出,后移于明湖居、鹊华居、风顺等茶园。李工彩旦、小旦,音质清脆、尾音韵艮、扮相俊俏,是五音戏早期享誉济南的演员,曾长期同靳氏戏班合作,晚年收邓洪山为徒。

  青野村科班 1920年,由章丘青野村“周姑子”艺人集资成立,马夫远、马景兰任班主,靳成章、靳成花、苟进亭和贾向仲任教师。有学员50余名,年龄10~15岁,入科前由家长同班主签约:在学艺期间,学生患病、伤亡概不负责,损坏财物由家长赔偿,坐科期间(3年)不准回家,每日凌晨4时上山练嗓,午夜零时方可休息。科班教学方法为边学戏边随师演出。学生入科未及两个月,在白泉村首场演出了《走南坡》。由于教学手段严酷,多数学生中途离科,结业时仅剩明洪钧、明先柱等5人。该班是“周姑子”创办的第一个科班,只办了一期,学员出科后,随师在济南、章丘等地演出。

  王家柳子科班 1930年冬成立于章丘王家柳子村。其宗旨为防止青年聚赌,由王传伦倡导并出资,特邀本村长者王洪明负责兴办,靳成章、靳成花应聘为师。入科学生30余名,由教师口授传艺。曾在海山村演出《站花墙》。该班仅办一期。

  邓明社 20世纪30年代初,由五音戏艺人邓洪山(工旦)、明洪钧(工生)二人搭档创办。邓洪山,历城县人,生于1904年;明洪钧,章丘县人,生于1910年。邓洪山9岁登台,14岁进济南,挑班演出不久便一举成名,艺名“鲜樱桃”,在济南风顺、游艺园、共乐等戏园演出达30余年,有较大的影响。其间赴淄博、天津、北京等地演出,曾得到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程砚秋的赞赏和指点。1933年,经戏剧家马彦祥介绍,邓洪山带领冯兰亭(章丘县人,司鼓)、李云祥(章丘县人,打锣)和两个侄子赴上海灌制了六出戏的唱片,并接受赠予的“五音泰斗”锦旗一面。该社演员还有明先柱(艺名“灵芝草”,章丘人),邓的儿子邓吉利(艺名“红樱桃”)、侄子邓吉祥(艺名“小樱桃”)。邓明社在济南的声誉为五音戏诸班社之首,演员阵容齐整,表演技艺颇深。长期以来,五音戏班的组合或分离较为频繁,50年代初,邓、明各自重新组班,不久便相继离开济南。

  青野五音剧团 1946年,政局动荡,五音戏艺人难以糊口,明洪钧、赵明玉由济南返回青野村,白天务农,晚间为群众演唱。同年9月,由明先本、白继贵提议,成立了青野五音剧团,聘请明洪钧、赵明玉教戏,杨玉志和杨孔志为伴奏师,边学边演,经常为办喜事人家演出。解放后,滚动演出于邻村,曾在该县历届会演中获奖。“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被迫停止活动,后演出了《送镰记》、《送猪记》、《红灯记》等现代戏。1978年恢复正常演出。1984年冬,在村委会的支持下,由马汝燕、明先本、白继贵等投资,办起本村五音戏戏校,首批学员20名,年龄13~16岁,教师除由本村老艺人担任外,还聘请了邓洪山、明洪钧任教,当年演出了《彩楼记》、《吴家花园》等传统戏。

艺术特色

  五音戏表演时一般是先吐字,后行腔,曲调口语化,腔调旋律变化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长,后尾用假嗓翻高,称为"云遮月",曲调优美质朴,适于抒发多种感情。五音戏的剧词,生活气息、乡土色彩浓厚,群众词汇丰富,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最初,五音戏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戏、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为主,无文场伴奏,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后经发展增添了文场伴奏,剧目也更为丰富。五音戏的传统剧目颇为丰富,据统计有160余出,主要有《王小二赶脚》、《王二姐思夫》、《拐磨子》、《彩楼记》、《王定保借当》、《墙头记》、《赵美蓉观灯》、《王林休妻》、《乡里妈妈》、《王婆说媒》、《张四姐落凡》、《松林会》、《亲家顶嘴》、《安安送米》等。由于表现的多是当地农村妇女的形象和生活状态,故生活气息强烈,地方特色浓郁,方言纯朴自然,常用民间谚语和形象比喻,言简意赅,深得一方百姓喜爱。

传承价值

  五音戏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早已成为流传地区百姓节假婚庆、自娱自乐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近年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急剧变革给五音戏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加之保护措施滞后和资金不足,这一剧种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