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泥塑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亳州泥塑,是亳州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主要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亳州主要的泥塑形式是胶人塑,胶人塑属于雕塑类,却又超越了雕塑所用材质的单一性。比如,石雕所用的材料是石头,木雕的原料是木材,唯有胶人塑是将黄泥、棉絮、稻草、铁丝,还有绢、布等凝结在一起。胶人塑注重人物着装、色彩的对比,通常鲜艳明丽,人物形象 如生、惟妙惟肖。

  胶人塑的制作一般分为采泥,和泥,脱胎、阴干和着色等五个步骤。

  采泥 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

  和泥 第二步是和泥,将泥土进行捶打、摔、揉等步骤,泥土里需加些棉絮。

  脱胎 第三步是脱胎,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

  阴干 胚胎做好之后将成品泥塑进行“阴干”,就是将它置于阴凉处后自然烘干。

  着色 泥塑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这也是泥塑的最后一道工序。

  亳州泥塑早在清初就负盛名,“大班会”鬼脸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亳州不少庙宇中雕塑的神像,就是历史上流传下来最有代表性的民间泥塑。谯城区观堂镇因泥塑的影响较大,因此,亳州传统的胶人塑,现在也被习惯的称为“观堂泥塑”。  

  在亳州,与观堂泥塑南北呼应的是“涡阳泥塑”。如果说观堂泥塑是对传统的坚守,那么涡阳泥塑则蕴含了更多现代的意味。观堂泥塑和涡阳泥塑,一个是对传统的坚守和延续,一个是以现代手法表现民间艺术,两者都继承和发扬了亳州泥塑。风格的多样性也为亳州泥塑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