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转变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人口转变论(theory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对人口转变过程的特征、原因和规律的描述与总结。人口转变特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再生产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模式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模式变化的动态过程。   

人口转变论首先由法国人口学家A.兰德里提出。他最先分阶段地论述了人口转变过程,认为人口理论的中心任务是阐明和领会“人口转变”,即从高出生和高死亡时代到低出生、低死亡时代的转变。他在1934年出版的《人口革命》中,首次系统论述了自古以来人口变动的三大阶段及各自的特点。把人口发展分为3个阶段,即原始的、中期的和现代的,分别与各经济发展时期互相适应和依次更替。原始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因素主要通过死亡率来影响人口发展,对生育率没有抑制作用,人口增长的限度取决于生活资料。中期阶段,经济因素对人口发展的影响通过婚姻关系来实现,为维持既得生活水平,人们往往较晚结婚,甚至终身不结婚,从而降低了生育率和人口增长速度。现代阶段,较高的生活水准和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社会心理变化,逐步完成了人类生育观的重新塑造:人们通常自觉地限制家庭规模,生育率普遍降到低水平,甚至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   

继兰德里之后,英国学者C.P.布莱克、美国学者W.S.汤普森和F.W.诺特斯坦、美国人口经济学家H.莱宾斯坦和A.J.寇尔及澳大利亚的B.卡德威尔等依据人口变化,主要是欧洲人口变化的历史经验,在20世纪40~70年代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论著,进一步丰富了人口转变论。其中诺特斯坦被公认为人口转变论的集大成者。他在1953年写成的《人口经济学与食物供给》论文成为人口转变论的经典文献。他把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人口转变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前工业化时期、初步工业化时期、进一步工业化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认为在第一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低,死亡率虽时有升降,却一直维持在高水平上;作为对高死亡率的补偿,出生率很高且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在初步工业化时期,近代科技的发展使死亡率首先下降,但由于时滞作用,出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提高。在进一步工业化时期,工业化的成就使死亡率继续下降;随着时滞作用的终结,生育率也开始下降,但降速慢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最高水平。在后工业化时期,发达的经济和高水平的生活,促进了人类生育观的重塑和转变;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降到很低的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趋于零增长或负增长。诺特斯坦把发生人口转变的原因归纳为4条:①家庭职能的变化。传统的家庭生产职能在现代社会几乎完全丧失,家庭教育和消费的职能也被严重地弱化。②儿童综合经济价值的降低。现代经济的要求使儿童抚育和新劳动力早期培养费用倍增,他们对家庭的经济贡献大大下降(养老愈来愈不依靠子女)。③妇女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为改善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妇女们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就业,倾向于少生育、多就业。④死亡率下降对生育的作用。与农业社会中以高出生弥补高死亡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在现代,降低了或下降中的死亡率为降低生育创造了条件。   

当代人口转变论的基本观点包括:①依照社会经济状况和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变动,人口转变可划分为性质、特点不同的各个阶段(有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等不同理论模型)。②人口增长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人口转变的实现以经济发展、社会变动为必要前提。③人口转变是分为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人口因素内在变化的历史过程,主要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来体现。④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存在出生率滞后于死亡率下降的普遍现象,导致出现“人口转变增长”时期。⑤人口转变论的论据虽然主要来自欧洲,但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发展过程,都具有解释力。   

也有一些西方学者对这一理论的某些方面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如认为人口转变论只是“经验性的描述”而非“理论”,人口转变论对发展中国家没有“适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