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区位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人文区位学(human ecology),借用动植物生态学的原理,研究人类共同体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又称人类生态学。由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R.E.帕克和E.W.伯吉斯提出。区位(生态)一词译自英文ecology,源于希腊语词oinks,意指家庭或住所。20世纪20~30年代,社会学家借用该词说明人类共同体的社会秩序,创立了人文区位学。人文区位学的研究流派主要有古典区位学派和现代区位学派。

古典区位学派

又称芝加哥学派。主要代表有帕克、伯吉斯和R.D.麦肯齐等。古典区位学派到1935年趋向定型,其基本理论包括:①社会以生物性组织与社会性组织两层次为特征的理论;②共生与竞争关系理论;③区位过程理论;④城市同心圈理论;⑤自然地区理论等。这些理论有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不足,并不都具有普遍意义。现代城市的变化和技术革命对古典区位学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现代区位学的多种流派。

现代区位学派

主要指新正统区位学派、人文区位结构丛理论、社会文化区位理论和社会区域分析论等。

新正统区位学派

代表人物有美国的A.H.霍利和J.奎因等。该学派试图将社会生活的社会因素和次社会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强调自然经济变量对都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决定作用。奎因认为区位互动是人文区位学研究的重点,创立了都市空间结构决定于区位互动形态的学说。霍利把社区作为人文区位学的研究对象,针对伯吉斯的同心圈理论,指出城市社区除了一个中心区外,还有若干个小商业区围绕其中。

人文区位结构丛理论

O.D.邓肯等人利用芝加哥都市地区的职业差别、隔离、低价租房的集中与都市中心的距离等统计指数,考察了帕克关于社会地位有明显差异的人们一般在空间上互相分离的假设。指出社会现象、职业区别和自然空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并非截然分离,提出区位复合体范畴。区位复合体由人口、组织、环境和技术4个变量组成,简称POET变量。一个区位系统中的各种因素都可归纳到这4个变量之中,从而用简单的形式描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文化区位理论

W.法尔里和C.乔纳森等人对新正统区位学者的理论与观点提出修正,强调文化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法尔里经过对实例的区域位置分析后断言,除了次社会的自然变量外,文化变量也是区位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乔纳森通过对纽约挪威人社区地域流动的分析,也得出与法尔里一致的结论。   

社会区域分析论

由人文区位学者E.谢夫基和W.贝尔在20世纪40~50年代创立。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研究方法。他们提出“社会区域”概念,认为不同的社会区域反映着区域内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都市化程度、隔离状况等特性,为人文区位学的研究分析单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是:①强调环境的重要;②认为人口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③将一个人口单元——社区视为完整的或自给自足的整体;④认为社区区域位置的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经常处于不平衡—平衡的变动状态中。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①相互依存的原则,即共生和共食原则;②关键功能的原则;③区别化的原则;④优势的原则。   

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文区位学在理论观点上不断修正,研究方法也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定量技术、社会区域分析,以及模型与模拟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