佉卢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佉卢文,属于古代西亚阿拉美文字系统,词源来自梵文,用以表现印度犍陀罗语言,它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3世纪盛行于以犍陀罗为中心的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犍陀罗地区西部和拉姆干、贾拉拉巴德为邻,北部与斯瓦特山和布尼尔布相接,东面是印度河,南面是喀喇巴格山。犍陀罗语言是贵霜帝国佛教中心地区的流行语言,它与举世闻名的犍陀罗佛教艺术同步形成并发展。贵霜帝国是与东汉、罗马、安息并列的公元初期的欧亚大陆四大帝国之一,是兴起于公元1世纪上半叶的奴隶制国家。它是由大月氏的贵霜部落首领丘就却先后统一大月氏五个部落建成,到迦腻色迦一世统治时(公元78—102年),臻于鼎盛,发展成为西起伊朗中部,东至恒河中游,北达咸海、锡尔河、葱岭,阔及广大中亚、南亚的大国。而被称为犍陀罗的古印度的Mahajana-pada地区则成了古典佛教艺术的圣地,迦腻色迦是这一辉煌艺术流派的奠基人和保护者。在犍陀罗艺术流派中,佛第一次以凡人的形式出现,被看做是佛教艺术家们以混合的肖像画法对古典艺术宝库作出的一大贡献;菩萨的形象以印度当时衣着华丽的贵族为原型制定,天堂的神秘与人间的美好进行了和谐的结合,而从菩萨裙裾上笔挺的燕尾皱襞上似乎可以感觉到地中海之滨吹来的西方艺术的和风。佉卢文,又被称为驴唇书,因为它的书写从右向左,好像一串连接在一起的毛驴的嘴唇。那位古代印度神话中的仙人,创造了一种形象生动富有幽默意味的文字,为犍陀罗语言和艺术插上了翅膀,使其飞遍了印度河西岸和白沙瓦谷地的山山水水,翱翔在塔里木盆地众多绿洲古国的田野和佛寺上空。正是这种像驴唇一样的文字为几大古老文明的相互渗透与碰击及犍陀罗艺术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在盛行吐火罗语的龟兹古国发现佉卢文,是否能为这种幽灵般的古文书的解密提供新的线索?

  佉卢文在东方学星空中的确是一个谜一样的超级星团,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在殚精竭虑,上下求索,想破解这个谜团,但至今尚未找到它真正的源头。

  有中国专家认为,它是从甲骨文往西方翻译的文字。《法苑珠林》卷十五《千佛篇第五十三游学部》有文:“昔造书者三人,长曰梵,次佉卢,少曰仓颉。”意思是梵文、佉卢和仓颉都出自东土。《左传·襄公四年》记曰:“茫茫禹迹画九州,大禹立功,九州即序,于是建峋嵝碑。”“峋嵝碑,相传为大禹所书,凡七十余字,蝌蚪文”,“峋嵝山光神禹碑,石青字赤形模奇”。大禹之峋嵝,后世百代终不识。大禹之峋嵝,楚之貘貅,被现代人译成佉卢。中国人正沿着大禹在峋嵝山尖用“佉卢文”书写碑文的线索,去追索中国远古时代的夸父们在西方与东极往返的路线,以及中华民族祖先—在世界各地传播真理的楼兰人—远徙美洲的足迹。他们想通过语言的秘道,去追忆人类灵魂的史诗,重新思考这个星球的古老文明究竟起源于哪里?

  西方人认为,佉卢文是阿拉美文字系统的后裔,佉卢一词是梵语kharo-sthi的汉语译音,它是khara(毛驴)与sthi(嘴唇)的复合词,其意为“驴唇文”。它创立于公元前5世纪古波斯帝国大流士统治时期。到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时,犍陀罗语佉卢文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将犍陀罗语言文字与佛教艺术推向了辉煌的顶峰,犍陀罗语成了丝绸之路最早的国际用语。佉卢文用来刻写阿育王法敕碑铭,书写佛经,记录历史,直至成为大月氏人在南亚的印度建立的庞大的贵霜帝国行政语言的官方文字。不知什么时候,它又成了塔里木盆地罗布泊那个神秘的楼兰古国世代相袭的官方文字。鄯善书吏们用它来记录西域各城邦风云多变的兴衰历史,一直延续到公元5世纪中叶鄯善末代国王。佉卢文沿什么路线以及如何进入龟兹古国,至今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