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角鼓拼音bā jiǎo gǔ),膜鸣乐器。鼓身木制,框浅,呈等边八角形,一边拴长穗,其余七边各嵌一对小铜钹。单面蒙蟒皮。演奏时左手执鼓,右手拍击或以指弹击鼓面,间或摇鼓发出小钹相击声。为北方曲艺“单弦”的主要伴奏乐器。

【曲艺】

八角鼓,盛行于清代的曲艺曲种。以演唱者所用的击节乐器八角鼓而得名。八角鼓的起源,传说不一。始见于清康熙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记载:“八角鼓,形八角,手击之以节歌,都门有之。”《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内蒙古自治区卷》的序言记载,内蒙古满族八角鼓老艺人说:“八角鼓原是满族在关外牧居时的民间艺术。满族人民常在行围射猎之暇,以八角鼓自歌自娱。”又说:“八角鼓原系一种坐腔岔曲形式”,形成于“清康熙、乾隆时期”、“乾隆、嘉庆以后,已无专业艺人,仅由八旗子弟做非营业性的演出,清唱于厅堂筵席之前。”北京地区八角鼓艺人的传说,见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文小槎者,外火器营人。曾从征西域及大、小两金川。奏凯归途,自制马上曲,即今八角鼓中所唱之单弦杂排(牌)子及岔曲之祖也。其先本曰小槎曲,简称为槎曲,后讹为岔曲,又曰脆唱,皆相沿之讹也。此皆闻之老年票友所传,当大致不差也。”《昇平署岔曲》一书的引言所记略同,只是“文小槎”之名作“宝小岔”。

八角鼓自乾隆末年以后,盛行于满族旗籍子弟中间,多组织票房,编词演唱以为自娱。旗籍子弟演唱的八角鼓包括5种演唱形式:①岔曲。②群曲,由多人齐唱、轮唱,有鼓、板、锣、钹和弦乐伴奏。刘振卿《八角鼓遗闻》记述满族票友宗承芝说:清乾隆四十一年,阿桂征服金川凯旋后,将乾隆皇帝所制之《大有年》、《万民乐》、《龙马吟》等满语军歌译为汉文,以八角鼓曲调谱曲,用苗、瑶等少数民族乐器金川鼓、大铜铙、铜钹、小锣等击节,使军士合奏而歌。清代多由子弟票友应邀在亲友的喜庆堂会上演唱,民国以后已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的曲艺团体曾对这种形式加以改革,由多人亦歌亦舞来演唱,称为“单弦联唱”。③拆唱八角鼓,由演员分饰正、丑脚色,根据曲词内容及人物的多少,由3~5人分包赶角,一般以3人演唱的节目为多。因其演唱近于戏曲,俗称“八角鼓带小戏”。这种演唱形式兴起于乾隆、嘉庆之间,嘉庆三年刊行的戴全德《浔阳诗稿》中有一支小曲,专咏拆唱八角鼓的演唱情况。演唱时以丑脚为主,曲词中穿插很多插科打诨的说白,近于相声的逗哏,徒供听众取笑,趣味不高,已渐衰落。④单弦。⑤双头人,演唱内容与单弦相同。清代对演员自弹自唱的形式多称为单弦,而以一人持八角鼓击节演唱,另一人操三弦伴奏者称为双头人,或说双头人是由两人共操一担三弦,一人按弦,一人弹拨,同时轮唱曲词的形式。

清代旗籍子弟组织票房演唱八角鼓时,还包括一些其他曲艺、杂技形式,称为“全堂八角鼓”。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说:“八角鼓之全堂,分鼓、溜、彩三种为完备。鼓,唱也;溜,相声之类;彩,戏法。”北京艺人的说法略有不同,认为“鼓”指八角鼓、北板梅花大鼓、联珠快书等形式;“溜”应作柳,指旗籍子弟喜唱的马头调等小曲之类;“彩”指古彩戏法、相声、双簧等形式。

清代俗曲总集《霓裳续谱》、《白雪遗音》、《百万句全》、《牌子曲五种》、《别本牌子曲五种》等书中都收录了不少八角鼓曲本。但在《霓裳续谱》中收录的曲词,都是乾隆年间歌童演唱的脚本,作品在情趣、格调上与满族旗籍子弟编唱的曲词不同。

八角鼓在清代嘉庆、道光以后,由于旗籍士兵在各地驻屯,和各地旗籍官吏的爱好,流传到很多地区。相传凡漕运、盐运所经的城镇,都有八角鼓传唱。现代在山东流行的聊城八角鼓,吉林由满族八角鼓发展而成的新城戏,都与八角鼓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另外,河南的大调曲子、甘肃的兰州鼓子、青海平弦等曲种,在曲体结构、曲词格律等方面也与八角鼓有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