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关子宋代的票据和货币。“关”有给领支付之义。唐朝政府中诸司相质的文书之一称作“关”,大概就是用以通知给领的。北宋有“金带关子”。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载:“宣和间,亲王公主及他近属戚里入宫,辄得金带关子。得者旋填姓名卖之,价五百千。虽卒伍屠酤,自一命以上皆可得。”据此可知,这种关子作为提取金带的凭证,到北宋末年已成为可以买卖转让的票据了。南宋初年,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宋廷印行一种“见钱关子”。《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十载,绍兴元年(1131)冬,“尚书省言:'近分拨神武右军往婺州屯驻,合用钱理须桩办。缘行在至婺州,不通水路,难以津搬。契勘便钱之法,自祖宗以来行于诸路,公私为便。比年有司奉行,不务经久,致失信于民。今来军兴调度与寻常事体不同,理当别行措置。'诏户部印押见钱关子,降付婺州,召人入中,执关子赴杭越榷货务请钱。每千搭十钱为优润,有伪造者依川钱引抵罪”。由此可见,作为支付手段,这种关子比金带关子更进一步,颇近似现代的汇票。其后不久,关子的流通区域扩及浙西一路。绍兴五年二月,殿中侍御史张绚指出,浙西州县“以等第科俵(关子),及执关子赴临安府榷货务请领,则官司却无见钱……所以浙西之民多有怨咨”。明年二月,宋廷欲依四川法在东南行交子,置“行在交子务”。因未储备本钱,许多大臣反对,五月罢交子务,改交子复为关子。这件事说明,关子和交子不同,关子还不是交子那样的信用货币。绍兴二十九年宋廷印给淮西、湖广两总领所各关子八十万缗,作三年行使;印给淮东总领所见钱公据四十万缗,作二年行使;皆自十千至百千,凡五等。这种公据和关子名异实同,可视为一类。绍兴三十年六月,“复出诸军见钱关子三百万缗,听商贾以钱银请买”。宋孝宗赵眘时,尚以三合同关子和籴粮草,此后关子不复见于记载。从上述交子与关子不并行的事实来看,当是由于纸币会子之流通,而取代了关子。

景定五年(1264),又发行一种见钱关子,也称“铜钱关子”、“金银见钱关子”、“银关”。这种关子与绍兴年间的见钱关子不同,而与会子无殊,实际是一种新币。当时,会子因滥发而贬值过甚,无法收拾。贾似道当国,企图挽回信用,遂发行见钱关子,每贯折合铜钱七百七十文,十八界会子三贯。钱楮亏折之弊并不能因此而革。相反,关子的发行增加了楮币的流通量,结果是“物价益踊,楮益贱”,宋度宗虽一再下诏“严申减落之禁”,也未能挽回信用。不数年,元兵南下,会子、关子便与宋偕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