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兵临城下

拼音:bīng lín chéng xià
注音:ㄅ一ㄥ ㄌ一ㄣˊ ㄔㄥˊ ㄒ一ㄚˋ
解释:敌兵已到城墙之下。指大军压境,已遭围困,形势十分危急。
例: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今有 荆 楚襄王 为招讨,合诸国兵马约二十餘万,猛将数十员,兵临城下,将至濠前。”
《水浒传》第六二回:“如是留得 卢员外 性命在世,佛眼相看,不忘大德;但有半米儿差错,兵临城下,将至濠边,无贤无愚,无老无幼,打破城池,尽皆斩首。”
郭沫若 《虎符》第一幕:“但我们 大梁 在前也遭过兵临城下的惨祸,我们有良好的先例在那儿。”
向春 《煤城怒火》第三四章:“高升,兵临城下啦!可不要翻悔呀!”

【话剧】

兵临城下》,中国话剧作品。白刃、洛丁、李树楷集体创作,白刃执笔。1964年4月由沈阳市话剧团首演,同年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并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同名影片。

剧本主要以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国民党长春守军起义的事件为依据,同时汲取海城、营口等地国民党军队起义的素材写成。全剧共四幕七场。描写1948年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围困长春时,正确执行党的瓦解敌军的政策,利用敌军内部矛盾,终于促使敌军赵师长率部起义的故事。

剧本结构紧凑,情节曲折、紧张,作者力图通过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展现解放军地下工作者的英勇无畏和机智灵活,成功地塑造了联络部姜部长的形象,刻画出敌军内部形形色色的人物。对赵师长的心理矛盾的描写和对胡高参的性格刻画都很有特色。剧本语言朴素、生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