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冬眠(hibernation),一些恒温动物哺乳类鸟类)在寒冷冬季时其体温可降低到接近环境温度(几乎到0℃ ),全身呈麻痹状态,在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体温可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的行为。哺乳动物中的单孔目有袋目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灵长目中的个别种类,鸟类中的褐雨燕蜂鸟等都有冬眠行为,称之为冬眠型动物。这类动物体型较小而代谢率较高,比大型的恒温动物相对地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维持恒定体温。熊及臭鼬等动物在冬季呈麻痹状态,但体温不降低或降低少许,且易觉醒,为冬睡,有半冬眠动物之称。变温动物到冬季亦呈麻痹状态,但它们的体温是随环境温度被动地变化,在温度降低到可耐受温度以下时,不会被激醒,而是被冻死。这种行为与恒温动物的冬眠完全不同,称之为蛰眠。

  冬眠型动物的年度周期可分为非冬眠季节( 生殖季节 )与冬眠季节。北京地区的刺猬约于 3 月底出眠,并立即进行生殖活动,完成生殖后便转入肥育期,一直到10月初,是非冬眠季节;10~ 3月是冬眠季节。此时,动物蜷缩不动,不吃不喝,代谢率降低到最低水平。在这两个季节里,动物的生理状态迥然不同,但又互相依存。非冬眠季节后期的肥育为冬眠储存能量,在冬眠季节后期,性腺开始发育,动物出眠后便可立即进行生殖活动。冬眠型动物在非冬眠季节中,其体温是恒定的,而在冬眠季节体温是可变的。故特称为异温动物。在非冬眠季节里其体温也有2~5℃的波动,而与其亲缘相近的非冬眠型动物的体温波动仅 0.5℃ 左右。此外,冬眠型动物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大。人的致死低体温是29~26℃,大鼠是 15~13℃,而冬眠型动物则可耐受接近0℃的低体温,甚至超冷状态,如蝙蝠超冷到 -9℃ 仍可复苏,自动产热使体温上升到正常。这是异温动物区别于恒温动物或变温动物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