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汉语拼音:Kɑi'ensizhuyi Jingjixue;英语:Keynesian Economics),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创立并为其追随者发展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又称凯恩斯经济学。是建立在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下称《通论》)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刺激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

产生背景

  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直接产物,是适应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而产生。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产生和传播以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是以A.马歇尔、A.C.庇古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把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假设作为既定前提,坚信完全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市场力量总是能够保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因而无须政府对经济进行任何干预。新古典经济学实质上是一种充分就业经济学,而所谓充分就业,是指在现行工资水平上,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即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相等时的均衡情况。然而,1929~193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证明,这两种假设都不符合现实,这次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一方面商品充斥,资本闲置;另一方面千百万工人失业,流落街头。为此,凯恩斯出版了《通论》一书,他在书中提出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对传统经济学产生极大冲击。凯恩斯认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充分就业均衡”是一个特例,而“低于充分就业均衡”却是通例,因此他将自己的就业理论称为一般理论,并认为该理论能解释就业的各种情况,包括充分就业和非充分就业。凯恩斯指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使用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因而国家有必要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便摆脱危机,解决“失业”。这样,资本主义社会仍是“理想的社会”。1937年以后,凯恩斯陆续发表一些关于利息率、货币工资与失业、消费与投资以及财政理论和政策的文章,对自己在《通论》中的观点进行解释,并对某些批评意见给予答复。这些文章对扩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影响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凯恩斯在1940年撰写的《如何筹措战费》小册子中,将他的有效需求理论与对通货膨胀的分析相结合,从而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广为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①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常态。②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低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原因。③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导致有效需求不足。④政府实施需求管理政策是解决失业唯一可行的办法。此外,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用总量分析来代替个量分析,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趋势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并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他主张由国家实行旨在刺激总需求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达到充分就业和缓解经济危机的目的。

  凯恩斯认为,就业量取决于产量,产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即商品的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平衡时的总需求。在总需求中,消费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投资需求取决于对投资的引诱,即利润率和利息率的差额。由于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当收入增加时,将增加消费;但消费的增加不如他们的收入增加得那样多,消费需求不足。在凯恩斯看来,投资是关键的变量,是填补总需求和消费之间缺口的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投资支出能够扩大生产能力,提高技术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在短期,投资支出相当不稳定,会引起总产量和总就业量发生变动。而决定投资量的因素是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凯恩斯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来解释利润率的决定,认为随着投资的增加,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此外,人们心理上存在流动偏好,出于交易、谨慎和投机3种动机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利息率的降低有一定的限度。因此,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限制了投资,从而导致了投资需求不足。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这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所决定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失业的根源。

  凯恩斯指出,在自由放任情况下,除非投资市场心理有彻底改变,否则没有办法避免就业量的剧烈波动,也没有理由可以预料会有这种彻底改变。因此,凯恩斯认为不能把决定当前投资量的职责放在私人手中。那么,要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投资交由社会综揽,让国家的权威与私人的策动力量互相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凯恩斯否定自由放任,提出了一套国家干预经济的具体措施,其中包括:通过收入再分配来刺激消费的收入政策,通过降低利率刺激私人投资的货币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弥补私人投资不足的财政政策。凯恩斯特别强调财政政策的重要性。他指出,在悲观情绪弥漫的情况下,降低利率、刺激投资的货币政策无法扩大投资和避免失业,而应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当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税收,增加预算支出以刺激私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就业;当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提高税收,降低预算支出,以抑制通货膨胀。凯恩斯甚至主张政府采用举债支出方式进行投资事业和弥补其他预算项目赤字的措施。他认为,用举债方式兴办资本项目能够增加投资,赤字财政政策能增加消费倾向,因而举债支出能够提高有效需求,增加总就业量。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及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而《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是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尝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学家P.A.萨缪尔森将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

  20世纪50~60年代,在对凯恩斯理论长期研究过程中,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J.V.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逐步成为解释、补充和发展凯恩斯理论的两大派别。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中,英国经济学家J.R.希克斯和A.H.汉森创立了IS–LM模型来解释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条件;R.M.索洛、T.W.斯旺等人建立了解释经济增长问题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剑桥学派也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型;萨缪尔森和索洛借用菲利普斯曲线解释通货膨胀;希克斯、萨缪尔森等人对劳动供给和需求曲线给出了解释等。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凯恩斯提出的政策主张成为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然而,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这是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交织并存的状态。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不会并存的,存在失业时不会有通货膨胀,有通货膨胀时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面对这种现象,凯恩斯主义的原有理论难以进行解释和提出相应对策,因此而受到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自由主义等的激烈抨击,但是它们的理论未能摧毁凯恩斯的宏观理论结构,这些学派的主要观点反而逐渐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所吸收。尽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因无力解释这种滞胀现象而在西方经济学界衰落,但是各国政府仍然在执行“没有凯恩斯主义的凯恩斯政策”。在当今西方世界,经济学在不断演变,或者补充和发展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者对它进行重新解释,发展为非均衡分析派即所谓的“新凯恩斯理论”;或者力图修补凯恩斯理论中易受攻击的缺陷部分,形成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者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坚持批评意见,直到反对“凯恩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