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谬正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谬正俗汉语拼音kuāng miù zhèng sú),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训诂学】

匡谬正俗》,中国古代刊正误解字义和误读字音的书。唐颜师古撰。师古名籀,以字行。先世为山东琅邪临沂(今山东费县东)人,后迁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贞观中为中书舍人、秘书监,奉诏与孔颖达撰定《五经正义》,又著有《汉书注》100卷,《急就篇注》4卷。

原书本为未完之作,其子扬庭编8卷,在唐高宗永徽二年(651)上于朝廷,有司录出副本存于秘书阁,流传后世。宋人刻板时避宋太祖赵匡胤讳,改题为《刊谬正俗》。

颜师古博学多识,精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书中收有182条,指陈前人对书传的误解,并订正书籍传写之误和俗语俗音之失,可供学者参酌。其中确凿可信者不少,有的亦失于牵强。这类驳正讹误的书在唐以前不多见,直至中唐以后笔记杂考之类的书才多起来。颜师古此书可以说是开风气之先。清代卢见曾所刻《雅雨堂丛书》本,文字颇有脱误。黄丕烈士礼居旧有影宋抄本,可以刊正今本误处甚多。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嘉庆十九年(1814)张绍仁移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