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千佛山,原名历山,位于济南市区南部,海拔285米,占地110余公顷,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古时称历山,相传远古时代的虞舜耕稼于此。不同的朝代,又有其他称谓:春秋称靡笄山,战国称靡山,南北朝称舜山庙山舜耕山,亦称迁祓山。隋开皇年间,依山势凿窟,雕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渐有“千佛山”之称。唐贞观年间,重新修葺,将“千佛寺”改为“兴国禅寺”。千佛山(历山)遂成为香火胜地。自元代始,每年农历三月三”和“九九”重阳节举行庙会。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辟为公园。

  千佛山东西横列,蔚然深秀,从远处望去,犹如一架巨大锦屏。山北侧有登山盘道两条,蜿蜒回环,松柏夹道,浓荫蔽日。沿途名胜古迹甚多。山腰处建“兴国禅寺”、“历山院”,红墙绿树,相映生辉。除此之外,还散落着“唐槐亭”、“齐烟九点”及“云径禅关”坊等名胜。1981年,济南市人民政府批准,把山东麓的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划入千佛山公园风景区。其后又增添了万佛洞、桃花园、瀛芳园、十八罗汉大型花岗石雕等景观,同时还建起了客运架空索道、历山居等游乐服务设施。这里已成为一个融山林、名胜古迹为一体的规模较大的旅游风景区。

大门牌坊

  大门牌坊,在公园的北侧。前临经十一路,正对千佛山路,于1987年12月建成。为四柱三楼式,高14.45米,宽15.5米,石结构。颜额刻“千佛山”三字,贴金,由原1922年6月兴国禅寺和尚行洹募立的“千佛山”颜额碑刻摩拓放大而成。石坊次间刻荷花,明间刻西番莲浮雕,雀替为卷草图案。柱下石鼓挟抱,鼓下须弥座承托,鼓上蹲雄狮,坊脊檐端饰正吻。气势博大,宏伟壮观。

  门坊左右两侧,在相等距离处,建有售票房,形式相同,对衬布置,白粉墙,小青瓦,古典样式。东西票房和牌坊,三者组成一体,犹如一方巨大取景框架,把千佛山的全貌框在里面。

兴国禅寺

  兴国禅寺,位于千佛山阴山半腰,南依峭壁,北面泉城,是千佛山的主体建筑。创建于隋开皇年间,时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经扩建,改称为“兴国禅寺”。

  寺院山门朝西,上额嵌当代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兴国禅寺”石刻,门两侧石刻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为清末秀才杨兆庆书丹。大雄宝殿在寺内东侧,坐东朝西,雄伟壮观。殿内正中莲花宝座上,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塑像,两侧菩萨、罗汉侍立,南北侧分别塑:普贤、文殊菩萨和阿难、迦叶等十大弟子。释迦牟尼塑像背后,南无观世音菩萨塑像面东站立,左右侍童子。玉佛殿在大雄宝殿北侧,坐北朝南,殿中央佛龛内供释迦如来坐像,白玉石质,由泰国请来。玉佛西侧佛龛内供奉地藏王菩萨。菩萨殿在大雄宝殿南侧,坐南朝北,中央佛龛内供观世音菩萨,东西两侧分别为地藏菩萨、千手观音菩萨。寺院中央有一座大殿,殿内,弥勒佛塑像迎山门趺坐,其背后,韦驮菩萨面东站立。

  院西进门两侧钟鼓二楼矗立。北侧架长廊,壁嵌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诗人郭沫若、书法家赵朴初游千佛山诗刻题记。其中1959年春郭沫若《登历山》诗曰:“俯瞰齐州烟九点,踏寻崖窟佛多尊。半轮新月天心吐,一片东风扫雪痕。”与长廊相对,南侧千佛崖危立,崖上镌刻隋代佛像多尊。山崖由西向东,依次有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洞天福地坊、对华亭等古迹。整个寺院,殿宇亭廊错落有致,苍松翠柏,储绿泄润,钟声盈耳,香烟缭绕,颇有深山古刹妙趣。

  千佛崖·极乐洞千佛崖,在兴国禅寺院内南侧。崖上有隋开皇七年至开皇十五年(587~595年)所镌刻的佛像,共9窟130余尊,是济南地区雕凿历史较早的石窟造像群。极乐洞是其中的主窟,有大小佛像87尊。中间一尊为阿弥陀佛,盘膝禅坐,高3米,身后饰佛光,法相端庄。左右为大势至与观世音菩萨,侍立,高也近3米。其他各窟,皆散落在洞外石壁上。有的高居壁顶,有的举手可及,有的一二尊成窟,有的三五尊成区,参差错落。这些佛像,雕刻精致,刀法纯熟,线条流畅,体态丰腴,栩栩如生。有的身着锦衣,有的手拈莲花,有的凝神蹙眉,有的结跏趺坐,有的合掌禅定,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洞内曾嵌清代著名诗人施闰章的碑记。

  “文化大革命”中,佛像遭到人为破坏。1979年3月,市政府拨专款,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专业人员按原样进行修复,再度生辉。

  龙泉洞位于兴国禅寺西门内南侧,在高耸的石壁下。壁上翠柏挺拔如盖,老榆枝柯交葛,山风吹来,呼啸作响,如龙吼,故名。洞口上方石壁篆书“龙泉洞”三字,为济南当代已故书法家任晓麓题书,笔势遒劲,潇洒俊秀。洞内东侧与极乐洞相通。南侧石壁凿有多尊佛像,其中一尊弥勒像,为刘景茂于隋开皇七年(587年)正月造,是千佛山年代最早的造像。佛像下面有一小门,门内是一深潭,称“龙泉”,水清见底。洞内穹窿石壁早先悬有钟乳,后经开掘,形成现在这种半人工半天然的长方形式。

  黔娄洞在兴国禅寺极乐洞的东侧岩壁上。相传周代黔娄子曾居住于此,故名。岩壁上端,松柏垂荫,山花烂漫。雨后,洞周壁上,苔衣墨绿,蜗牛布阵,蝉蜕点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洞深10余米,三折之后呈长方形,为人工开凿,类似居室,高2米,面积20平方米。洞内温湿,水珠下滴,击石有声,使洞穴越发显得清幽。清嘉庆年间,洞内尚有黔娄子的坐像,白须方巾,文士打扮,后毁。洞口上端,有石刻一方,大字为“黔娄洞”,小字记载了黔娄子的身世。黔娄子,为周代齐国人,修身清节,不事王侯,隐居在这里,凿石为洞,终身不下山,著书四篇,名《黔娄子》(已失传)。鲁恭公听说他是位有才能的人,便派使节聘请其出仕,却被他拒绝了。

  1980年对洞穴进行了整修,在洞内迎门石壁上镶嵌石碑一块,记载了黔娄子的一段故事:黔娄先生死时,给他盖了一方白布,白布甚小,盖上头则露出了脚,盖上脚则又露出了头。孔子的弟子曾参之孙曾西说:“把白布斜着盖不就盖严了吗?”黔娄的妻子韦丛说:“斜着盖有余,不如正着盖不足。先生在世的时候非常正直,死后却让他歪斜,这哪能是先生的本意呢?”

  “洞天福地”石坊在黔娄洞的东侧,横跨于对华亭西门石级上。坊上匾额书写“洞天福地”四字。该坊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字为护理山东巡抚江兰所书。石坊虽不算大,但雕刻却很有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石坊通体用青石仿木结构雕砌而成,形成二柱一楼式,飞檐起脊。石脊两侧,饰有花纹,刀法纯熟,线条流畅,颇有韵致。两端雕有正吻。檐的四角下,原有风铃各一枚,清风稍吹,铃声远扬。檐上雕有瓦垅,檐下云头斗拱承托,拱下额枋分别刻有流云饰纹和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等浮雕。两柱下石鼓浑厚。整体结构匀称协调,构思奇巧,古朴典雅。坊的南侧,为悬崖峭壁,葱郁的树丛中,隐有石佛一窟。坊北侧有古椿树垂荫,将石坊衬托得更富情趣。

  对华亭在兴国禅寺东南隅小独院内。该院坐落于峭壁之下10余米高的平台上,院门悬木刻匾额,上书“对华亭”三字,集于赵孟书帖。亭始建于明代,位于院落北侧,因遥对“华不注”山而得名。昔日为僧人面壁诵经、修心养性之处。几经兴废,1995年被改建为藏经楼,二层,朱红柱,橙黄瓦,双檐起脊,雕梁画栋,蔚为大观。该亭位置奇绝,视野开阔,凭栏远眺,一览无余,可将泉城画图尽收眼底。每当阴雨季节,浮云穿堂而过,飘飘渺渺,朦朦胧胧,堪称仙境。

  院内南侧悬崖下卧一石洞,洞上嵌“吕祖洞”石刻匾额。洞内原有吕洞宾石像。洞外石壁间,有记载吕祖的道教传说、重修千佛山庙记等清朝石刻四方。洞穴上端,柏树榆树长势奇特,其根暴露在外面如龙爪,匍匐于地上似蛇形,其干挺拔多姿。这里景色尤以秋日最美丽,山菊开着黄花,藤蔓丹叶如霞。因境界清幽,被明朝人称作“石洞绝尘”,为古时历下十六景之一。整个院落,被绿荫覆盖,显得郁森清凉,历为避暑胜地。因院落幽静,再加素日常闭,很少有人来此游览,故亭曾悬匾额“飞尘不到”。

历山院

  历山院,在兴国禅寺东,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与兴国禅寺相距仅20余米,相互对峙,具有同等的韵致,可谓珠连璧合。为纪念远古时代虞舜在历山之下开荒种田,颂扬古代明君,发扬大舜文化,故将这一院落命名为“历山院”。据史料记载,儒、道、佛三家曾先后涉足这里。明成化四年(1468年),济南德王府内官苏贤,欲成“善果”,捐资修建了三清殿和真武楼,祀元始天尊、武德天尊、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紫微大帝等道教信奉的祖师。就连舜也被道教尊奉为天、地、水三神中的地神(天神为尧,水神为禹),立祠祀奠。清康熙年间,文人们又把儒家的创始者孔子供奉在文昌阁内。清代还曾建有观音堂,奉祀观音菩萨。儒、道、佛三家,同居一处。

  今院门面西,坐落于石砌台阶之上,三开间,门额题“历山”二字,集自清代书法家曾熙书帖。门内南山墙上,嵌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历山铭》石刻,由著名学者、时任山东学政的阮元撰文,书法家桂馥隶书。院内南侧,由东向西,依次建有舜祠、鲁班祠、文昌阁等祠堂,北侧又有远眺观景的一览亭。整个院落,殿宇错落,红墙青瓦,显得古色古香。院内,青藤摇曳,松柏储润,银杏舒秀,绿荫垂地。

  舜祠又名“重华殿”、“重华协帝殿”,在历山院的东南隅。坐南朝北,五楹出厦,飞檐起脊,危然耸立,大有庙堂之气氛。殿堂后依山崖,前临平台,松柏相映,古朴肃穆。该祠历史悠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已记载:历城“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

  据史书记载,舜目重瞳子,名叫“重华”。帝尧选贤与能,举他管理政事,后来禅让帝位于他。舜殚精竭虑,治理天下,国泰民安。人们感念其德,故立此祠祭奠。历经沧桑,1981年再次对祠堂进行维修。祠堂内,设以神龛,供奉着舜的塑像。塑像头戴冕旒,手执镇圭,端庄肃穆。左右配享娥皇、女英二妃,温文尔雅,神和气清。

  鲁班祠在历山院内。坐南朝北,三楹出厦,红柱青瓦,古朴典雅。相传建于宋元,清咸丰年间重新修葺,内塑鲁班像。新中国成立后又多次维修,于1981年重新塑像。像为坐姿,身穿布衣,头绾抓髻,须髯垂胸。两侧,侍立着两个童子,一个手捧墨斗,一个手托书卷。

  鲁班,姓公输,名班,又名般,春秋时鲁国的著名工匠,所以人们称他为鲁班。其人多才多艺,曾创造攻城的云梯,磨粉的 ,并发明木作工具斧、锛、锯、刨、钻、墨斗、规、矩,被历代木瓦工尊奉为祖师。该祠名闻遐迩,近年来,台湾省和马来西亚等地木瓦工进香团来此寻宗问祖,拈香叩拜,仪式隆重。

  文昌阁鲁班祠的西南侧,翠柏映衬着一座石砌的平台。平台危然耸立,台壁老槐悬生,藤蔓附披。台上柏荫笼罩。浓荫之下,设以石几石凳,供游人小憩赏景。台上南侧又起高台,台壁卧以券洞,洞上嵌有“文昌阁”石刻颜额。文昌阁即矗立于高台之上,三楹出厦,粉墙青瓦,红棕柱,花 扇,显得古朴。东西各有配房一间,两侧砌以石阶,拾级可上。春夏,院内葱木滴翠;秋日,阁后黄花撒金。整个院落显得古雅而幽静。

  此阁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咸丰三年(1853年)、光绪七年(1881年)和十六年先后由府城同人捐款,集腋成裘,纠工修葺,遂成现状。阁内供奉着文昌帝君。两侧配殿分别享祀朱衣、魁星。三殿皆有塑像:文昌文静恬适,朱衣点头微笑,魁星持斗执笔。昔日,每逢仲春、重阳,多有文士来祭,赏景吟诗,别具风骚。

  一览亭文昌阁的北侧,悬崖之上,原有古典式的高大殿宇,供游人览景小憩。由于这里地势颇高,北面又极其开阔,正是凭栏远眺的最佳去处。历代文人雅士多有来此观景者,并留下诗篇。清朝人毛在撰诗记述所看到的景色:“层台矗突倚云孤,把酒凭栏望眼殊。山色独怜华不注,水光遥见大明湖。郊原绿遍皆生意,城市苍茫入画图。最胜遗风犹未改,年来憔悴得公苏。”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春,高宗弘历也曾来历山观景远眺,并咏《千佛山极目有作》诗:“开窗纳烟霞,俯栏睇锦绣。泰麓巢云处,延赏既已富。探奇复得此,坐久消清昼。因悟境无穷,骋怀难尽副。”

  历经沧桑,殿宇倾圮,1979年在这里建起了“一览亭”。该亭为四面长亭,飞檐起脊,玻璃门窗,宽敞明亮。北面基部探出崖外,两侧各有曲廊延伸,西接历山门,东连四面亭。亭廊皆悬空中,犹如栈桥飞架,气势壮观。亭南,有六朝古柏,苍劲挺拔,老态龙钟,桠杈歧出,并有五叶地锦攀缘其上,绿意甚浓。树间,多有长尾鹊清叫,逗得游客兴致勃然。亭内设有茶座,人们坐在几旁,品茶远眺,泉城风光一览无余。

万佛洞

  万佛洞, 利用人防工事,辟建于千佛山北麓,1992年9月30日正式开放。展线长达600米, 面积5000平方米。集我国敦煌、龙门、麦积山、云冈四大石窟之精华,经过艺术家浓缩、 重构,用仿造的方法,塑造佛祖、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20000余尊,依次分为“莫高集锦”、“龙门精华”、“麦积奇观”、“云冈荟萃”四部分。洞内佛像,严格按照原样塑成。有写实的圆雕,有肉感强的浮雕,有抒情洒脱的线雕;有的头断,有的臂残,有的风化;有的肢体健美,有的雍容浑厚,有的高鼻深目,有的曲眉丰颊,有的发络垂肩。人们在这里,可欣赏到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和大同云冈石窟的各种雕像风格。

散落的胜迹

  唐槐亭位于山腰盘路旁。亭西侧有一古槐,虽老态龙钟,但却茂盛。传说,唐朝开国元勋、胡国公秦琼,当年到山上寺院给母亲许愿烧香,曾拴马于此树,故世称“秦琼拴马槐”。现在,树干半枯,有一幼树从空腔中勃然而生,犹如母亲怀抱婴儿,人们又称其为“母抱子槐”。亭因树而得名。

  据志书记载,这里原为纪念曾巩的曾公祠,祠前,明朝正统年间曾立碑,对该祠作了详细记载。历经沧桑,此碑不知去向,久之,人们便将曾公祠误认为秦琼庙。解放前,该建筑已经倾圮。1957年,在此废墟上建起了唐槐亭。此亭,四面八柱,宝顶飞檐,造型精美,玲珑剔透,人在其中甚感清凉,是休息观景的理想去处。亭南侧悬匾额,上题“唐槐亭”三个鎏金大字,为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于1981年夏手书。亭周花木丛生。春天,各色丁香花、紫木槿争相艳开;夏天,青纱叠碧,浓荫蔽日;秋天,黄菊红枫,交相映辉;冬天,松柏飞翠,银装素裹。

  “齐烟九点”坊·“云径禅关”坊“齐烟九点”坊,位于千佛山西盘道中段。是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历城知县叶圭书建,形为二柱一楼式。坊前匾额,刻有“齐烟九点”四字,其字秀润,为叶圭书所题,是借用唐代诗人李贺《梦天》诗中“遥看齐州九点烟”的佳句,来描写这里的景观。济南,古为齐州,城北有九座秀山,由东向西,依次为卧牛山、华山、凤凰山,标山、鹊山、匡山、北马鞍山、药山、粟山。九山山势各异,云雾润蒸,岚烟缭绕,形成烟景,故称“齐烟九点”。坊后匾额书“仰观俯察”,集自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字,即是集自王氏《兰亭序》书帖。此处位于千佛山的半山腰,故仰可观苍穹之宏伟,俯可察万物之欣荣。如今,牌坊周围树木茂盛,遮天蔽日,“齐烟九点”之景,在此已不复见。要想体品其情趣,尚须更上一层。

  “云径禅关”坊,位于兴国禅寺西门外。木质,清乾隆年间建造,形为四柱三楼式。坊之正背两面匾额,红底金字,北侧书“云径禅关”,南侧曰“峰回路转”。据传,其字原为清道光年间王观成题书。1972年维修时,分别改为当代济南已故书法家黄立孙、姜守迁手笔。“云径禅关”含义是:寺院高耸,云雾弥漫,游人至此进入佛门净地。“峰回路转”则出自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的佳句,借以形容此处的地势险峻。在此一语双关,是佛教劝戒人们要超脱“红尘”,走出“苦海”,回头是岸之意。

  赏菊阁·望岱亭·乐云亭赏菊阁,在千佛山巅东端,1984年新建。二层,歇山飞檐,外带挑台。阴雨日,云雾缭绕。北侧山崖,生有丹枫,秋天,叶子变红,与阁相映成趣。山南侧有赏菊崖,山上山下,红白黄紫各色山菊,无处不有,其中尤以黄色为最,盛开季节,如撒黄金,清风吹来,馨香扑鼻。济南人自古即有“九九”重阳节到千佛山赏菊的习俗。每逢重阳佳节,登临阁内,观赏山菊的游人络绎不绝。

  望岱亭,在山巅西端,1984年建。六角,重檐宝顶。千佛山为泰岱余脉,泰山为“岱宗”,名“望岱”,寓意于此可南望泰山。置身亭内极目远眺,重峦叠嶂,山岚萦绕,蔚为大观。

  乐云亭,位于兴国禅寺和历山院上端东西盘路相交处,1984年建。此处位置较高,若逢阴雨天气,云缭绕,雾朦胧,千姿百态,变化无穷,与亭相依为戏,故名“乐云亭”。此亭四面单檐,歇山坡顶,不加雕镂,自然天成。亭周万木争荣,将亭半隐,从远处望去,万绿丛中,掩映可见,对景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亭为典型路亭,上下左右皆有盘路在此通过。向上折西可至望岱亭,向东再上可到赏菊阁,向西可见济南市区最大石刻“第一弭化”。亭身空透,视野开阔。西北侧可俯瞰兴国禅寺全貌,东北向可一览历山院秀姿。

  桃花园在千佛山万佛洞北侧翠柏环抱的山坡上,占地近百亩,栽植各种桃树2400余株,兼有红杏、榆叶梅等。该园融自然、人工于一体,是专供游人踏青、游春而建的。林间铺有冰纹石样的小径,蜿蜒曲徊;路边树下点缀些些秀石,千姿百态。每逢阳春三月,桃花争相开放,如红雨,似彩云,为千佛山平添几分春色,令人兴奋愉悦。

  桃花园东南侧高坡上,1991年建“红雨亭”,匾额篆体,为济南当代著名书法家蒋维崧题书。亭为石质,圆形宝顶,玲珑剔透,下设坐栏,供游人小憩。红雨亭石柱上,雕有当代济南学者徐北文撰写、雷衣谷书丹的楹联:“蟠桃献寿,花雨缤纷映九点。翠柏逢春,薰风淡荡暖三齐。”

  瀛芳园位于千佛山上山盘路中段路东,占地2600多平方米,是一封闭式的亭园。1993年春天为纪念济南市与日本和歌山市缔结友好城市十周年,和歌山市向济南市赠送樱花树苗百余株,在此处建起了樱花林。1995年在樱花林的西隅,辟建了该园。“瀛”为瀛洲,借指日本;芬芳的樱花,由日本赠送,故被命名为“瀛芳园”。

  此园采取日本造园风格建造。坡顶灰板瓦覆盖的大门设在北侧,犹如中国民居,两边配以短墙,植以松竹,立以秀石。门内巧石横卧,以作屏障,石上镌以“樱”字。亭园内缀以日本传统的造园标志物洗钵、石灯笼。亭园东南侧,依山势建有“双亭”,石柱石栏,灰瓦宝顶,典雅玲珑。亭南叠以山崖,亭下砌以方池,池岸缀以秀石,岸内散置卵石,为典型的日本“枯山水”式造园手法。双亭周围空间甚为宽敞,铺以卵石,被以绿茵,视野开阔,适于游人坐在亭内眺望四周风光。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樱花先叶开放,形姿美丽。除樱花外,园内还配植松柏、黄栌、迎春等花木,争芳斗艳,处处有景。亭园西侧,为1996年新建的茶道馆,平面布局丰富,立体造型美观,高低错落有致,亦具有日本传统的建筑特色。

辛亥革命烈士陵园

  辛亥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千佛山东麓。1934年建。1979年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之际,山东省和济南市人民政府拨资重修。1983年9月修竣。陵园为南北纵向,顺山势建成。北端,立有新建的黑色花岗石影壁,上刻“辛亥革命山东烈士墓”九个大字,背面刻有《辛亥革命山东烈士墓重修记略》。最南端,是陵园的主体建筑纪念塔,1934年“双十节”建。塔为四棱锥体,高6米余,淡红色大理石砌成。碑的北面,刻“山东革命先烈公葬纪念塔”十一个大字,系山东国民党元老陈名豫书丹。塔北为墓区,安葬着辛亥革命中为推翻清王朝及讨伐袁世凯复辟、反抗军阀暴政而牺牲的23位烈士,其中无名烈士2人。主墓3座,成品字形布局。正中是同盟会山东分会主盟人、山东辛亥革命领袖徐镜心之墓,两侧是老同盟会员薄子明、刘溥林之墓,皆为1934年“双十节”建。主墓北侧,为同盟会员王永福、张同普、秦明堂、何风翱、赵金漳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共产党员史得金、朱锡庚等人的墓室。陵园内外,松柏葱郁,山花烂漫,环境幽静。

佛慧山·开元寺

  佛慧山,在千佛山东南。因山上雕有巨佛,古时又称大佛山。明万历年间,济南知府平康裕在山上建巨大石柱,像橛子,俗称为“橛山”。又因像支笔,又雅称“文笔峰”或“文壁峰”。古人迷信风水,认为济南城地势低洼,地下多水,像一条船,如果不把它牢牢系住,将来便会被水漂走,所以在此山上立了巨柱,作为系“船”的石桩,把济南城这条“船”系牢。济南解放前,国民党军队修筑防御工事将石柱拆除。

  该山海拔460米,山势峭拔,巨石危立,涧谷萦回。秋日,满山丹树黄花,重阳节期间,历代文人常于此登高赏菊吟眺,被称作“佛山赏菊”,为旧时济南八景之一。

  山峰北侧壁上,有一巨大佛龛,1924年落成,高约9米,中间券拱门,额书“大雄宝殿”四字,为清末御史、济南书法家张英麟手笔。龛内正面,有北宋景二年(1035年)依山始镌,翌年凿竣的佛像一尊。此佛像高7.8米,宽4米,雄伟壮观,法相庄严。因仅刻胸肩以上,俗称“大佛头”。佛像西侧石壁,刻有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三月重修题记。东壁勒“大慈大悲”四个大字,亦为明人题书。佛龛外东侧石壁上,有北宋景三年镌刻的方形密檐浮雕塔两座,体态玲珑,风格典雅。

  佛龛向上,可达山巅,于上观景极佳。鳞次栉比的城市楼宇,透澈如镜的明湖,九曲蜿蜒的黄河,“齐烟九点”的秀姿,尽收眼底。

  佛慧山峰下深涧内,为开元寺遗址。该寺历史悠久。据《续修历城县志·金石三》载,寺址石壁上遗有“大隋皇帝”字样的残字。可知,隋朝时期佛家便涉足于此。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年),又建“佛慧寺”。北宋景年间重修。明初,济南城内开元寺被官府占用,僧众徙并于此寺,遂改称“开元寺”。寺三面环山,松柏笼罩,藤萝垂蔓,异常清幽。原有正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宋代丁香数株。殿后北壁上,凿有上下石室多间。昔日,儒生多于此读书。石壁西首有镇武洞,凿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邻洞下方依山雕龟像,蛇绕其颈,设计奇特,造型古朴。院周岩崖,雕凿唐代造像多尊。崖壁石隙中,山泉渗滴,名曰“长生泉”、“甘露泉”。夏日,这里绿荫覆盖,气温清凉,历代游客多来此消暑,试茶品茗。

  历经沧桑,寺宇已倾圮,石雕佛像亦多残损不堪,唯唐宋以来各代题刻尚较完整地留存于崖壁间。清泉漱玉,万木葱茏,景色依然清幽。

  开元寺西,密林深处石壁下,隐藏着一个天然石洞,名“卧云洞”。传为开元寺卧云和尚修炼之处。洞形上窄下宽,高约7米,深30米左右。内有题记,钟乳石奇异。岩隙滴水叮咚,积为小潭,又沿洞底小溪潺流。洞口上端,缀以山花,垂以柔枝。洞穴四周, 岩峭壁,林木交葛,深奥清幽。

黄石崖造像

  黄石崖,在千佛山的南面,海拔350米。相传,秦时黄石公曾隐居在这里,又因石呈黄色,故名。崖上旧有“乐缘寺”,亦俗称“乐寺顶”。此山峭壁陡立,幽深清秀,漫山松柏苍翠,芳草萋萋,山花烂漫。

  临近山顶,有天然石台,长50米,宽4米,高3米,难以攀登,称“天台”。天台上面悬崖探出,犹如厦檐。台上壁间,依山就势,镌有北魏东魏时期的佛陀、菩萨像等92尊,共七区,大者1.6米高,小者仅20余厘米。中间自然洞穴,是造像群中的主窟,洞内顶部有一缝隙,雨季清流渗出,称“潋泉”。东壁为坐像,西壁为立像。佛像背后,雕有圆形头光、舟形身光、火焰大背光,外饰卷草图案、梅花如意、二龙戏珠等。出主窟东侧南石壁上有一小石窟,雕佛像一尊、侍者二尊。主窟外西侧南石壁上,由西向东,依次有五区摩崖造像:第一区一排;第二区五排,镌刻于北魏正光四年,是此处最早的造像,保存也最完好;第三区,坐式佛像一尊,左右为侍者,上面有五个飞天;第四区,佛像上下三排,上面也镌有飞天;第五区,佛像一尊,侍者两尊。此外,再向西也存有佛像及飞天的残迹。这些浮雕,刻工精细,层次分明。尤其是雕配的半圆形高浮雕飞天,更为潇洒俊秀。有的着裙裾,披飘带,乘风起舞;有的裸体或半裸体,极富体质感。风度闲雅,形态窈窕,手持乐器,作飞舞盘旋状,楚楚动人,其雕刻艺术,可与大同云冈石窟媲美。全部佛像,皆作禅定说法姿态。刀法简朴,服饰多着敷搭双肩袈裟式外衣,平直阶梯式衣纹。两肩较窄,面庞清瘦,露脚赤足,具有明显的北魏艺术风格。

  此处,尚有题记11种,是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至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的作品。造像题记者,有皇室贵族、地方长官、僧尼、善男信女等,都是为了给帝王、法界众生、师僧、父母、居家眷属祈福。从书法艺术角度来看,充分体现了北朝时期的特点。其中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孝昌三年(527年)、建义元年(528年)和东魏元象二年(538年)、兴和二年(540年)等八种造像题记尤为出色,魄力雄强,笔法跳越,精神飞动。

  黄石崖石窟造像,历史悠久,是山东佛教重要史迹,为济南地区现存最早的石窟造像群,1979年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天长日久,风雨剥蚀,部分镌有造像的山崖于1995年1月13日夜间自行崩塌。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