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南朝陵墓石刻——萧景墓石刻辟邪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分布于江苏省南京市郊区,包括镇墓神兽、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南朝宋、齐、梁、陈均建都南京,南京附近现存帝王、贵族陵墓石刻共17处,其中帝陵3处,包括南朝宋武帝初宁陵、陈武帝万安陵、陈文帝永宁陵;王侯墓8处,包括梁临川王萧宏墓等,另有失考墓6处。1988年,南京南朝陵墓石刻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

  镇墓神兽主要有麒麟、天禄、辟邪等。这些神兽的形态大致相同,体型高大,昂首挺胸,张口吐舌,四足前后交错,腹部生有两翼。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天禄头顶有双角,麒麟独角,而辟邪无角。天禄和麒麟只能放在帝王陵墓,辟邪为诸侯王所用。这些神兽放置在陵墓之前主要是为了避邪,也象征着祥瑞和官禄。

  陈文帝永宁陵石刻是镇墓神兽的代表,现存东西相向的麒麟和天禄各一只。神兽身躯呈“S”形,重逾十吨,麒麟身长3.19米,高3.02米,天禄身长3.11米,高3.00米。这对神兽造型灵巧凶悍,纹饰绚丽华美,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气韵生动,形神兼备,颇与南齐画家谢赫“六法”之论相合,给人以矫健秀逸的感受。

  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前也存有东西相对的石辟邪两只。东辟邪原倒埋沟中,底座破缺,臀部残,西辟邪残毁太重;修复后的东辟邪长3.20米,前宽1.48、后宽1.38米,高3.15米。辟邪双翼圆转,尾拖及地,肌丰骨劲,体态肥壮,显出一副矫悍凶猛的神态,是南京地区现存南朝陵墓石刻中的上乘之作。

  神道石柱又被称为华表,现存以萧景墓前的石柱最为著名,这座石柱也是南朝陵墓石柱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件之一。萧景墓前的石柱通高6.50米,其中柱高4.20米,围2.45米,雕刻隐陷直刳棱纹24道。柱头为一饰有覆莲纹的圆盖,圆盖之上仁立着一只仰天长啸的小辟邪,小辟邪长0.84米,高0.51米。

  柱身上方接近圆盖处,有一长方形柱额,其上反刻“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23字。据研究,写反书的目的是为了给葬于墓中的人看。

  神道碑主要是用来标示陵墓主人以及立碑者姓名,以萧憺墓前石碑的碑文最为完整。这座石碑碑身高4.45米,宽1.60米,厚0.32米,龟趺高1.16米,宽1.60米,碑通高5.60米,重10吨左右。

  碑额为“梁故待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之碑”。碑刻为当时的大书法家贝义渊所书,是中国迄今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南朝碑刻,碑文为楷书长达两千余字,笔划爽朗圆润,堪称书法艺术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