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京师范大学校徽
南京师范大学校门
南京师范大学校园风光
南京师范大学校园风光
南京师范大学校园风光
南京师范大学校园风光

  南京师范大学(英文: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缩写为NNU或NJNU),中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6763人,其中师范生3951人。在校研究生共10830人(学术型6212人,专业型461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46人,硕士研究生9584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生5216人。

  南京师范大学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学校占地面积200990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53697平方米。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总建筑面积44605平方米,馆藏纸本文献总量349.24万册,电子数据库106个。校园里拥有2 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李瑞清、江谦、柳诒徵、郭秉文、李叔同、张士一、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孟宪承、杨贤江、徐悲鸿、高觉敷、罗家伦、潘玉良、张大千、唐圭璋、傅抱石、陈邦杰、陈洪、吴作人、李旭旦、孙望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曾在此主政或执教。

  学校设有二级学院26个、独立学院2个。共有在职教职工3213人,专任教师189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55人,副高级职称68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名,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教学名师3人,国家 “万人计划”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人。

  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0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5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3个。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1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本科招生专业(含专业类)7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学科已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7个学科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前十,5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

  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精彩一课”11门,国家特色专业8个,“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1本(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7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各1个。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被列为江苏省内本科自主招生试点单位;学生在“挑战杯”等全国竞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或一等奖,4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全国妇联妇女与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各1个。近些年来,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4项、863计划主题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上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6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第一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6项、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第一单位),10部专著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文库”,科研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我校教师主持、历时8年修订的点校本《史记》,入选《光明日报》“2013十大文化亮点”和《中华读书报》“2013十大文化事件”。

  拥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江苏新型高端智库1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3个,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含培育点1个)、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培育点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1个、工程研究中心6个,江苏省工程实验室6个,江苏省渔业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并通过在地方建设一批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积极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学校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大学,是国家设立的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对外汉语教学基地、首批华文教育基地和港澳台地区幼儿教育培训基地;设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南京基地、法国文化研究中心及南京法语培训中心、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等国际性研究和教学组织。在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佩斯大学和法国阿尔萨斯大区建有3所孔子学院。与13所海外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海外学习计划学校49所。与世界上33个国家和地区的192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聘请外国专家400余人,其中长期专家56人。有来自133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1600余人。

  • 校训:正德厚生、笃学敏行
  • 校风:严谨、朴实、奋发、奉献

基本数据

  • 基本情况
    • 创始于:1902年
    • 国家“211工程” 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
    • 仙林、随园、紫金 三个校区
  • 在校学生
    • 普通本科生:16763人
    • 在校研究生:10830人(学术型6212人,专业型4618人)
    • 博士研究生:1246人
    • 硕士研究生:9584人
    •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生:5216人
  • 师资
    • 专任教师:1898人
    • 正高级职称:555人
    • 副高级职称:680人
    • 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
    •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名
    •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名
    • 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名
    • 国家“千人计划”学者:3名
    • 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2名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名
    • 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
    • 国家教学名师:3人
    • 国家“万人计划”人选:6人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
    • 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人
  • 教学与学术
    • 本科招生专业(含专业类):77个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
    • 国家重点学科:6个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0个
    • 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5个
    • 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3个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
  • 图书馆
    • 总建筑面积:44605平方米
    • 馆藏纸本文献总量:349.24万册
    • 电子数据库:106个

校领导

  • 党委书记:胡敏强
  • 校长、党委副书记:陈国祥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利民
    • 党委副书记:尚洪波
    • 党委常委、副校长:田立新
    • 党委常委、副校长:傅康生
    • 副校长:朱晓进
    • 党委常委、副校长:缪建东
    • 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序余
    • 党委常委、总会计师:任雷鸣
    • 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友莲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徐卫明

学院设置

  • 二级学院
    • 强化培养学院
    • 教师教育学院
    •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 金陵女子学院
    • 公共管理学院
    • 商学院
    • 法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教育科学学院
    • 心理学院
    • 体育科学学院
    • 文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社会发展学院
    • 数学科学学院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地理科学学院
    • 生命科学学院
    •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环境学院
    • 音乐学院
    • 美术学院
  • 独立学院
    • 中北学院
    • 泰州学院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