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贵州省 > 贵阳市 > 南明区
甲秀楼 贵阳市的标志,位于市区南明河上

  南明区汉语拼音;Nánmíng Qū;英语:Nanming District),中国贵州省贵阳市辖区。是贵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是省委、省军区所在地。辖4个乡、19个社区服务中心、29个村、144个居委会,总人口83万,总面积 209.34平方公里。全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260米, 年平均日照1354小时,为世界上紫外线辐射最低的城市之一;年平均气温18℃左右,其中夏季平均气温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富含负氧离子,空气清新,一年中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达到95%,是一个宜聚、宜业、宜居的城区。

  南明区境内河流长江水系。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年平均日照1354小时,无霜期270天。有川黔、滇黔、湘黔、黔桂铁路交会点贵阳火车站,贵阳南站,龙洞堡国际机场。名胜古迹有明万历二十五年建成的甲秀楼,万历三十二年建成的观风台(又名气象台),境内中部有河滨公园,西南有南郊公园,东面有森林公园。

  南明辖区内4E级现代化机场——贵阳龙洞堡机场开通了连接海内外的60多条航线,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500万人次;湘黔、川黔、黔桂、贵昆铁路干线和正在规划建设的贵广快速铁路在这里交汇,贵阳客站、贵阳南站、贵阳东站三个铁路大站齐聚区境;贵阳环城高速、贵黄、贵遵、贵新、贵毕等高等级公路以及正在兴建的贵广、厦蓉高速使对外出口畅通无阻,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相互连通的立体式交通网络。

  区内有贵阳市图书馆、贵阳大剧院、贵州电视台、贵阳电视台等单位;有甲秀楼、达德书院等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近年来,举办了“黔茶飘香•品茗健康”等系列活动、贵阳(南明)兰花博览会、全国第二届硬笔书法作品展、第四届当代中国青年著名花鸟画展、“南明•海安•太仓”美术书法作品展等活动,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

  区内有贵州财经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阳学院等10余所大专院校和贵州省银行学校等20余所中专、技工学校;有中科院地化所、贵州省林业科技研究院以及电力、建筑、医药化工、冶金设计院等国家、省、市的科研设计单位,人才荟萃,科研实力雄厚。

  区内拥有喜来登酒店、凯宾斯基、铂尔曼大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拥有以外滩果岭、金钻豪庭等为代表的一批餐饮业;拥有鸿通城、亨特城市广场等商业综合体;拥有荔星名品、星力百货、百盛、红星美凯龙等大型卖场,吃、住、行、娱、购等服务业发展迅速。

  • 邮编:550002 代码:520102 区号:0851

行政区划

  2015年,南明区辖4个乡、19个社区服务中心、29个村、144个居委会,总人口83万,总面积 209.34平方公里。其中,后巢乡辖4个村(1个居委会),云关乡6个村,永乐乡7个村,小碧乡12个村,大南社区辖5个居委会,太慈社区辖12个居委会,西湖路社区辖7个居委会,新华路社区辖7个居委会,湘雅社区辖11个居委会,市府路社区辖5个居委会,河滨社区辖8个居委会,兴关路社区辖11个居委会,油榨社区辖16个居委会,遵义路社区辖11个居委会,沙冲路社区辖8个居委会,二戈寨社区辖9个居委会,中曹社区辖9个居委会,中华南路社区服务中心辖3个居委会,龙洞堡社区服务中心辖2个居委会,见龙社区服务中心辖2个居委会,沙南社区服务中心辖9个居委会,水口寺社区服务中心辖8个居委会。

历史沿革

  南明区境演变历经元明清。元属顺元宣慰司。明初隶贵州宣慰司,隆庆三年(1569年)建贵阳府后,今区境属贵阳府管辖。万历十四年(1586年)置新贵县,区境隶新贵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置贵筑县,区境属贵筑县。民国3年(1914年),成立贵阳县,区境隶之。民国30年(1941年7月1日),成立贵阳市政府,区境属市政府管辖。民国33年(1944年11月)全市划分为九个区,设区公所为区一级行政组织。一至五区为城区,六至九区为郊区。今南明区行政区划范围属第四、五、六、八区。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同年11月22日,贵阳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23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成立,25日接管区境内原贵阳市第四、第五区区公所。

  1950年5月,为适应城市管理与建设需要,贵阳市重新划定市区,将全市划为7个区,原四、五区改划为新三、四区,并建立“贵阳市第三区人民区公所”和“贵阳市第四区人民区公所”。1950年9月1日,改为贵阳市人民政府第三、四区公所。1951年9月15日,区公所撤销,建立贵阳市第三、四区人民政府,为县一级政权机关。1953年6月,第三、四区合并为第三区、由第三区人民政府领导,原第四区人民政府撤销。1955年5月,在第三区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选举成立贵阳市第三区人民委员会(简称区人委),行使原区人民政府的职权。1955年8月,第三区更名为南明区。1967年4月,成立毛泽东思想贵阳市南明区革命委员会,8月,改称南明区革命委员会。1981年11月,撤销南明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南明区人民政府。2000年,辖区行政区域划分为2个乡、11个行政村、15个街道办事处,241个居民委员会。2009年全区辖4个乡(2009年初小碧、永乐两乡划入)、29个村、15个街道办事处、139个社区,总面积209.34平方公里。2012年开展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将15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8个社区服务中心。

文化

贵阳三书院——贵山书院、正本书院、正习书院

  贵山书院 清代贵州全省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经费最充裕、培养人才最多的书院,是贵阳三书院之首。书院地址在贵州巡抚署左,今天贵阳省府路贵山饭店左斜对面贵山街一带。贵山书院创建于清朝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由贵州巡抚元展成在阳明书院原址重修。贵山书院撤销后,清末,书院地址先后设立过贵州大学堂、贵州高等学堂、简易师范学堂、矿业学堂。

  正本书院 俗称北书院。嘉庆五年(一八○○年)贵州巡抚常明建。地址在贵阳府城北门外六广门内大街。嘉庆二十四年(一八一九年)粮储道倭臣布修葺。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年)改设贵阳府中学堂。民国时为北区警署。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为市公安局云岩区分局。

  正习书院 俗称南书院。嘉庆五年贵州巡抚常明建。地址在贵阳城南隅,原名顺城街,即今之护国路上。嘉庆二十四年(一八一九年)粮储道倭臣布修葺。光绪中改名学古书院,后又改名经世学堂。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年)改设蚕桑学堂,宣统时又改设模范中学,后迁去,民国时其地为宿舍。

民国时期的三所军校

  据《贵阳市南明区军事志》和《南明文史资料选集》记载: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8年(1919年),在筑城文化路口(今省黔剧团与省教育学院处),办起了三所军校。为国民政府培养了近2000名军官。

  贵州陆军讲武学校 民国元年(1912),唐继尧任贵州都督,在文化路口原陆军小学堂校址开办贵州陆军讲武学校,由滇军将领韩凤楼兼校长。该校任务是轮训滇、黔军中连以下军官。仅办毕一期,民国2年(1913)因唐继尧回滇,停办。

  贵州讲武学校 民国5年(1916),刘显世任贵州督军(贵州兴义人,1922年任贵州省省长,1923年亡命云南,1927年病死),在文化路口原贵州陆军讲武学校校址重建讲武学校,任命留日士官何应钦(贵州兴义人,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总参谋长)为校长。以原讲武学校未毕业的第二期学生编为讲习班,招考中学毕业生编为学生班。学制两年。课程分入伍期(半年)和修学期(一年半)。入伍期学“典范令”(即操典教范、条令),修学期间学习“四大教程”(即战术、兵器、地形、筑城)。办学仿效日本学校,训练、管教十分严格。至民国15年(1926)先后共办五期。一至四期毕业共500余人,第五期以后,因黔政混乱,执政者更替频繁,学生均未毕业,学校即告停办。

  贵州陆军崇武学校 民国15年(1926年)夏,周西成(贵州桐梓人,1926年6月继彭汉章后任贵州省长、25军军长;1929年与李燊之战中受伤落水溺死)执掌黔政,将讲武学校改为陆军崇武学校。以刘其贤(贵州沿河人,民国6年,孙中山先生任命他为北伐黔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谋长;民国13年,刘代表贵州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任中将校长,主持教务,并将刘原在赤水办的军官教导团第一至四期毕业生作崇武学校前期毕业生,以原讲武学校未毕业的200余学生作崇武学校第五期学生。全校教职工110余人。学制1年,前3个月入武期学“典范例”(学习步兵操典、射击、勤务),后9个月为修学期(学习“四大教程”战术、兵器、筑城、地形以及行军、宿营、野外班、排、连战术教程,体操、劈刺)。该校共培养军官1800余人。为贵州以及西南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该校毕业生王景渊(贵阳人,崇武军校第五期学员,历任第85师师长、49军军长、19兵团副司令)、万式炯(贵州桐仁人,崇武军校第八期学员,历任103师副师长、蔓巫师管区司令及暂编第一军军长);程鹏(贵州织金人,崇武军校第七期学员,历任103师师长、93军军长)。民国18年(1929年),第八期行将毕业,因周西成战死,崇武学校结束。抗战爆发后,军校毕业的军官立即开赴前线,为抗击日冠侵略,参加了松沪、台儿庄、徐州、武汉、忻口等战役,浴血奋战,英勇杀敌,为国家民族做出了牺牲。

文物古迹

  甲秀楼 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时贵州巡抚江东之、巡按应朝卿所倡建,中奉武曲、文昌,以培风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巡抚斐宗锡重修,题写楼额,并在浮玉桥上增建涵碧亭。宣统元年(1909年)毁于战火,巡抚庞书鸿重修。现存建筑为贵阳市人民政府1982年修葺,并在楼东增建月台。楼占地面积365平方米,为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木石结构建筑。现楼正门悬挂有清代楹联数对,由以清同治辛未进士刘韫良的长联最为有名。楼南侧翠微园亦始建于明代(1999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其并入甲秀楼)包括拱南阁、翠微阁、斋房、龙门书院等古建筑。1982年甲秀楼列为贵州省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阳明祠 位于贵阳扶风山南麓,为奉祀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之专祠。阳明祠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初址为白云庵旧址。隆庆五年(1571年)迁址于城东现省府路贵山书院旧址。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贵州巡抚庆保增修扶风寺,同时倡建阳明祠,二十四(1819)年续建。光绪五年(1879)重建。祠由享堂、碑廊客厅及游廊组成封而不闭的廊院,占地6000平方米。1982年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列保后,贵阳市人民政府陆续拨款搬迁了原占用的单位和居民,1995年全部修复完毕。现该景区已经对外开放,各项服务功能、设施完善。

  黔明寺 位于阳明路中段,是贵阳市著名的佛事场所,贵州省佛教协会和贵阳市佛教协会均驻寺内。建于明末,距今有300多年历史。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曾重修,宏盛一时。咸丰、同治年间,兵火连年,僧众离散,一叫舒竹平的士绅,借故据为私有,并改名为:“舒家祠堂”。一直到民国21年(1932年)左右,贵州省佛教协会在平刚(老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元老)等支持下,才收回黔明寺,恢复旧名。民国 22年(1933年)迎广妙法师为该寺住持。寺内建筑有大雄宝殿、大悲阁和藏经楼。大雄宝殿为寺内首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及普贤、文殊坐像。中殿大悲阁内塑千手观音像,左右有善才、龙女,两边有阿弥陀佛和地藏菩萨。大悲阁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所题,楹联为著名书法家陈恒安书。寺内大小佛像均贴真金。藏经楼飞檐翘角,共3层,上层藏有影印的《碛砂藏》和《频伽藏)各1部,共1千余册,又有大小铜佛像数10尊;中层供达摩像;底层在广妙圆寂后供广妙塑像。1985年黔明寺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开放的寺观之一。

  大兴寺 是贵阳市历史上悠久的寺庙之一,今已不存。大兴寺(附武庙)原称大庆寺、大兴国寺等,原位于大十字中华南路东侧,据《贵阳府志·祠字附记》,寺为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江西庐陵商人彭如玉所建。武庙居其中,祀关羽。有头门、二门、甬道、两庑旁为诸佛殿。明洪武二年(1369年),长沙游僧南宗重修,更加宽敞。凡有庆典,均在寺内举行。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寺僧法印赴京师请得朝廷颁发的《大藏经》6350卷运来贵阳,巡抚郭子章为之建阁收藏,南充黄渝德辉书额“龙轮宝藏”。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巡抚阎兴邦重修关圣殿。雍正年间,增修毗户殿。乾隆年间,重修大士殿、孟兰殿、三元宫。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毗户殿,十八年(1838年),重修准提殿,内供奉明抚郭子章木主。寺内有灵泉,贵阳八景之一的“灵泉映月”即此。清嘉庆八年(1803年),将设于城北般若庵的蒙养义学迁至寺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又将设于南门外阎公祠的成童义学移人。光绪末年改两义学为官立第九初等小学堂。民国后,贵州省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设寺内。民国20年(1931年),拆除殿外石坊、石墙,改建为明星电影院。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设此。解放后大兴寺变化很大,后为百货大楼之一部分。

  达德学校旧址 位于中华南路忠烈宫内。达德学校创于清光绪三十(1904年),初名民立小学堂,次年更名达德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更名为达德学校。民国9年(1920年)增办中学,后又增办女中,为贵州著名私立学校之一。创办人为黄斡夫、凌秋鹗、贾一民等人。辛亥武昌起义不久,贵州革命自治学社在贵阳发动武装起义,该校积极响应。达德学校历史悠久。革命先烈王若飞即该校毕业生,后来曾在该校担任教师。民国16年(1927年)8月,贵州省主席周西成以“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罪名解散达德学校,改组为省立第二小学。民国18年(1929年)8月4日该校恢复旧名,定8月4日为复校纪念日。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贵阳教育界成立“抗日救国会”,会址设于该校。抗战期间筑光音乐会(共产党领导的文艺团体)在此设立达德支队,创办地下刊物《新生》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八路军驻贵阳交通站曾一度借该校作办公地点。1952年,达德学校与私立正谊、南明中学合并,改为贵阳市第二中学。1956年,南明区政府在原址另建立科学路小学,1980年恢复旧名达德学校,校门改设汉湘街。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达德学校旧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寓居苏州的贵阳籍著名书画家谢孝思和夫人刘叔华,深怀对故乡的眷念之161件书画作品捐赠给贵阳。市委、市政府在达德学校旧址设立“谢孝思、刘叔华书画陈列馆”。

  王伯群故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伯群(1885年一1944年),名文选,字伯群。出生于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下五屯镇景家屯村。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了护国运动,为护国运动骨干分子。曾担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兼交通大学校长。民国17年(1928年)创建私立“大夏大学”时任董事长兼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大夏大学辗转迁到贵阳,王伯群回到贵州,领导大夏流亡办学。1944年病逝于重庆。王伯群故居民国6年(1917年)修建于护国路西侧,为砖木结构,法式建筑,占地1600平方米。从外表看,由长方形主楼和圆柱形碉楼组合而成。主楼7间,上下两层,楼上建。平顶屋面一角中建歇山顶楼阁,典型的中西合璧。碉楼3层,其下辟地下室,其上建穹窿顶。楼下台阶复分两组,底层为如意踏跺,上层为垂带踏跺。砖柱上的白色灰塑,状似白菜,与西方人物雕塑迥然不同,在中国古代建筑上雕塑白菜,寓意“清白家声”。王伯群故居虽为法式建筑,但在装饰工艺上仍受传统手法影响,是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产物,于1999年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戏曲

  黔剧,地方剧种,曾名文琴戏,流行于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区。黔剧是由说唱艺术贵州扬琴搬上舞台扮演而创立的新兴地方剧种,诞生于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60年代被正式命名。

  花灯戏 是贵阳主要的地方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俗称灯夹戏、花戏等。最早记载花灯艺术的典籍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初刻的《平越直隶州志》,说“城市弱男童崽饰为女子装,群手提花篮灯,假为采茶女,以灯作茶筐,每至一处,辄绕庭而唱,过《十二月采茶》之歌”。这里记载的是遵义的玩灯习俗。而贵阳的玩灯习俗则见之于康熙年间田雯编辑的《黔书》,其中无名氏的《春灯词》有“椎髻花铃唱采茶”、“串作花灯蹀躞行”句。写贵阳近郊白纳、乌蒙少数民族春节玩灯的情景。诗中“采茶”即《十二月采茶歌》。

  花灯不是贵州特产,唐宋时期官府和城市已将它作为欢庆春节的娱乐形式。唐《开元天宝遗事》说“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南宋《乾淳岁时记》说元夕皇上在宣德门观鳌山,“山灯凡千百种,其上伶官奏乐,其下百艺群工竞呈奇技,缭绕于灯月之下。”花灯传入贵阳的时间,典籍不载,但可从一些大事去推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南将军傅友德率30万大军入黔,借道伐滇,战后便屯兵贵州;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贵州建行省,内地人民(包括破产的流民、贬官等)在“调北填南”政策的驱使下被大量移居贵州。这些屯兵和移民自然会将内地的花灯艺术带到贵州(贵阳),因为历代移民与土人“岁时礼节皆同”(清鄂尔泰编《贵州通志》)。

  贵阳花灯主要由一对男女主角边唱边舞,由十多个群众演员伴唱伴舞。男主角称为丑角,又称武角,俗称唐二;女主角称为旦角,俗称幺妹。此名因地域不同略有差异。《开阳县志》称“一人男妆,操一巾,曰唐二;一人扮女妆,持一扇,曰懒大嫂。双双蹈舞,曰跳花灯”。在丑、旦之外,另加一生角,并敷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就是花灯戏。灯戏的唱腔用灯调、花调,属于弋阳腔系统。以弦管鼓锣伴奏。它的表演程式多借鉴花灯的程式(如“膝上栽花”等身段)。

  灯戏的剧目多取材于旧小说、民间故事和民间小调等。传统剧目有《刘三妹挑水》(获1956年贵州省第一届工农业余艺术汇演二等奖)、《拜年》、《放牛拦妻》、《替嫁》、《王二编诓》、《洗裤玩灯》、《幺爹劝赌》、《姊妹观花》、《上茶山》、《杨三送妹》、《万三掏菜》、《巧英晒鞋》、《苏幺妹挑郎》、《盘查》等三百多出。从戏曲改编的剧目有《柳荫记》、《玉簪记》、《武二杀嫂》、《蒙正赶斋》、《杀狗劝夫》、《平贵回窑》、《仁贵投军》、《风亭赶子》、《辕门斩子》、《陈姑赶潘》、《石秀杀嫂》、《五台会兄》、《玉蜻蜓》、《槐荫记》、《三击掌》、《王彦章摆渡》等数十出。根据民间唱本改编的条纲戏剧目有《红灯记》、《二度梅》、《八仙图》、《蟒蛇记》、《滴水珠》、《昭君和番》、《琵琶记》、《白鹤传》等数十出。

  花灯戏的组织叫花灯班,或花灯会,有的还置办了会产,以保证演出。清末贵阳著名的花灯生角有“南门李二公”、“小碧寨王应堂”等。1960年贵州省花灯剧团还聘请王应堂(时有91岁)来传授花灯曲调和花戏《姊妹观灯》。王应堂的师傅就是李二公。

贵阳八景

  贵阳历史上有“八景”、“十景”两种不同的说法,《鸿雪因缘图志》定为八景。它们是:(1)黔灵验泉;(2)甲秀赏秋;(3)翠屏放牛;(4)水口观灯;(5)黔疆阅武;(6)狮岩趺坐;(7)扶风春饯;(8)图云卧辙。 今(3)、(5)、(6)、(8)遗迹已不存。

图集

人们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青云市集”品尝特色美食“烙锅”,2023年1月23日。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