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跳菜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云南大理州:南涧跳菜
云南南涧:南涧跳菜

  南涧跳菜,是云南大理南涧无量山哀牢山一带彝族群众举行喜庆、婚丧等活动时的一种习俗。逢喜事,以“跳菜”助兴;遇丧事,以“跳菜”化悲,“跳菜”把彝族人粗犷豪放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南涧跳莱”又名“抬菜舞”,是南涧县境内彝族民间办宴席上菜时,为敬重宾客而跳的一种礼节性舞蹈。“跳菜”一般在结婚庆典、新房落成、给老人祝寿和为老人送终办丧事时举行,用来表达彝族人民在丰收喜悦和美好憧憬,同时也用来表达对来宾的崇高敬意和深情厚爱。“跳菜”舞步以打歌步伐为主,一般有8种,即“半翻歌”、“三翻歌”、“全翻歌”、“ 三垛脚”、“扫脚歌”、“直歌”、“攒攒歌”。

  “跳菜”按抬菜方式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跳法。

  (1)常规跳法。当跳菜开始时,在忽高、忽低、忽急、忽缓的大铜和唢呐声中,大师傅们从厨棚相继而出。他们手里托着托盘,盘中摆满莱碗,在三声大锣响过后,先由两人跳着舞步,扮着怪相,表演着哑剧,幽默而滑稽,相互配合得得体别致,一步步徐徐入席,动作轻松、优美、流畅、连贯。落菜时,按所开的八碗宴,摆成回宫八卦阵,每一碗菜都是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先放哪碗菜,再放哪碗菜,最后放哪碗菜,全按古有成规布阵落桌,有条不紊,丝毫不乱。

  (2)“空手叠塔跳”。一位“跳菜”高手头顶托盘,盘中盛满8碗莱。双手伸开,每只手上分别托起重叠在一起的4碗菜,双脚踢踏着节拍,在唢呐声中跳着舒缓的舞步上场。两位搭挡忽前、忽后、忽左、忽右为其保驾护航,令赴宴宾客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但跳菜高手却从容自如,连一滴汤汁也末从碗中溅下。

  (3)“口功送菜”。开始时,一位“跳菜”顶级高手口中紧衔着两柄大铜勺。勺上各置一大碗菜。头顶一托盘,盘中摆8碗菜。双手各托一盘,盘中各摆8碗菜(共24碗菜,2碗汤,另一碗由搭挡端上),在唢呐声中跳着舞步入场,口功、臂功、腕功、顶功、指功齐用,开张整合,徐缓有序,菜香四溢。一气精确落下三桌、精彩的表演绝不亚于杂技分毫,令人惊叹叫绝。

  “跳菜”按表演时的不同步伐套路,通常分为无量山系黑彝“跳菜”、哀牢山系黑彝“跳菜”和无量乡红星村白彝“跳菜”三种,这种舞蹈在大埋州南涧县广大地区流行。

  在彝族村寨,不论谁家办事,村里的汉子都剃光头发,赤露双臂,下厨做菜,把平时女人摆弄的活儿揽得出神入化,舞着托盘,踏着节拍,跳着上菜,令人眼界大开,食欲大增。

  彝家人办客事时,餐桌迎厨两面摆开,中间留路,宾客三方围坐。碗筷撒毕,只听数声锣响,“跳菜”开始,大号、唢呐齐鸣,两位“跳菜”大师从厨房里相继而出,头顶菜盘,盘里装满了一碗碗菜肴,在忽高忽低、忽急忽缓的音乐声中,一前一后,一摇一晃,踏着音乐的节拍,迈开轻柔敏捷的步子,缓缓入场。两人一边跳着舞步,一边做着各种怪相,其动作幽默滑稽,舞姿轻快优美。紧接着,其它“跳菜”者陆续登场。“跳菜”者多为男性,一般两人一对,一对跟着一对跳,姿态各异,有用头顶、手托、臂抬,有一人骑在一人肩上,下方两手托菜盘,上方吹奏金唢呐,头顶大菜盘等,变化无穷,伴随着激悦的唢呐声,时而“苍蝇搓脚”,时而“鹭鸶伸腿”,时而“金鹿望月”,时而“野鸡吃水”,时而刚劲有力,时而轻柔似水,刚柔相济,旋转自如,翻转跺脚,大步舞盘,竞献绝技,不断地把装满菜肴的托盘玩弄得花样翻新。

  当第一对“跳菜”刚完毕,众宾客紧张、兴奋的心弦稍一松弛,接着第二对、第三对、第四对……轮翻上台,其中最为精彩的要数“口功送菜”和“空手叠塔跳”。“口功送菜”,只见“跳菜”者的口中紧衔着两柄大铜勺,勺上各置一碗菜,头顶托盘,盘中装满了菜碗,多功并用,开张整合,缓缓有序,面带笑容,边跳边上菜。“空手叠塔跳”,只见“跳菜”顶级高手们,头顶托盘,盘装八大碗,双手十指伸开,每只手分别托起重叠在一起的四大碗菜,踏着节拍,合着鼓乐,甩开矫健而优美的舞姿,边跳边舞,在搭档们的配合下穿梭席间,“跳菜”便达到高潮,客人们的心也仿佛提到了嗓子眼上,生怕掉下一碗菜来。然而,“跳菜”者从容自若,重叠在一起的菜碗在他们的手臂上,随着舞姿,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忽前忽后,忽左忽右,不断变换着位置,始终稳稳当当,点滴不撒,在宾客的一片赞叹叫好声中,把菜陆续摆在桌上。“跳菜”要有功夫,摆菜也有讲究,常见的摆法有“回宫八阵”、“四方形”、“梅花形”、“一条街”等。

  “跳菜”,是南涧彝族特有的古香古色的饮食文化,它把粗犷、古朴、生动的民间艺术亮点融汇其中,堪称“东方饮食文化之一绝”。“南涧跳菜”,不仅包容了饮食文化的精华,而且囊括了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更是由衷地表达了对远道而来客人的一片深情厚意。

  彝族是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来到“跳菜之乡”——南涧,观“南涧跳菜”之舞姿,品“南涧跳菜”之美味,给您带来的将是一种独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