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普鲁斯海峡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博斯普鲁斯海峡拼音bó sī pǔ lǔ sī hǎi xiá英语:Bosporus Strait),位于小亚细亚半岛巴尔干半岛之间,东连黑海,西通马尔马拉海,是黑海海峡的东段。

地理概况

  海峡长约30千米,峡道狭窄弯曲。东北部最宽处3.7千米,中部最小宽度仅747米。水深27.5 ~124米。海峡两岸为坚硬的花岗岩和片麻岩,不易侵蚀,岸壁陡峭、水流湍急。海峡中海流呈不同方向的两层水流。上层水(厚度10~20米)从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下层水则由马尔马拉海流向黑海。

名称由来

  博斯普鲁斯在希腊语中是“牛渡”之意。传说古希腊万神之王宙斯,曾变成一头雄壮的神牛,驮着一位美丽的人间公主,从这条波涛汹涌的海峡游到对岸。海峡因此而得名。

气候特点

  博斯普鲁斯海峡属于地中海气候。平均气温:1月0~5℃,7月20~25℃。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多偏北风。6~11月多雾。峡内海水交流现象明显。表流,由黑海流向地中海,流速达4.3节,盐度18‰;底流,由地中海流向黑海,流速约2节,盐度38‰。时有旋流、逆流,影响航行。

交通要道

  博斯普鲁斯海峡是沟通欧亚两洲的交通要道,也是黑海沿岸国家出外海的第一道关口。由于两洲各国间的商贸等各种交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增多,它的地理位置尤具战略意义。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率领军队西侵欧洲时,曾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建造了一座浮桥。东罗马帝国时期十字军东征时,曾乘船渡过这里,直逼耶路撒冷。

  海峡穿过伊斯坦布尔,并于1973年建成了横跨海峡的博斯普鲁斯大桥,桥长1560米,气势雄伟,加强了欧亚两大陆的直接联系。海峡是黑海沿岸国家船舰出入地中海的必经水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