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人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人论,中国唐代华严宗五祖宗密的重要佛教哲学著作。《华严原人论》的简称。1卷4篇。全书着重对宇宙、生命、人类的起源以及社会贫富贵贱不平等的由来,作宗教论证,通论佛教并比较佛教与中国儒道两家的异同。

第一篇斥迷执。集中批评儒道两家,指斥万物以天道为本、禀气自然而生化和人事全是天命的观点,认为这是执著迷惑之见。

第二篇斥偏浅。认为只讲善恶因果、三世业报的人天教;执著此身为世世不绝的小乘教;以识为实有的大乘法相教;破除心境,主张一切皆无的大乘破相教(空宗)的教理,都偏执浅陋。

第三篇直显真源。认为只有一乘显性教《华严经》所说的是最高真理。因它主张一切有情识的生命体都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事事常知,也名“佛性”,也名“如来藏”。只因被妄想执著掩蔽才没有显现出来,如果脱离妄想执著,各种佛教智慧即得现前。宗密总结性地评论说:“我等多劫未遇真宗,不解返自原身,但执虚妄之相,甘认凡下,或畜或人。今约至教原之,方觉本来是佛。故须行依佛行,心契佛心,返本还原,断除凡习。……当知迷悟同一真心。大哉妙门,原人至此。”以本觉真心为原人的根源,发挥了禅宗的思想。第四篇会通本末。会合前面所斥诸教(“末”),同归一源。认为儒道两家和佛教偏浅各派,虽都有偏颇,然各有是处。“末”是达到“本”的过程,或从“本”而逐次展开为“末”,本末融会。各派各教都可包括于佛教的大一统之中。

《原人论》用心性观念说明万物的本原,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此论注释本有宋净源《华严原人论发微录》3卷、元园觉《原人论解》以及元园觉解、明杨嘉祚删节编纂的《原人论合解》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