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国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墨西哥(包括奥尔密克文化和玛雅文化)和古秘鲁并称为是六大文明发源地,古中国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 ,结束于公元前221年朝的建立。 中国历史上已知的最早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50年商朝,在武丁王统治期间,他被称为第二十一个商朝国王。古代历史文献,如《尚书》,《史记》和《竹编年鉴》提到并描述了商朝之前的一个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但没有记载这一时期的文字,商朝的文字也没有表明夏的存在。 [3] 商朝统治着黄河流域,而黄河流域通常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然而,新石器时代文明起源于黄河和长江沿岸的各个文化中心。这些黄河和长江文明产生于商代之前几千年。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文明的摇篮之一。

概述

中国历史时期分为史前中国时期(Prehistoric China)【公元前20700年以前】,古中国时期(Ancient China)【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221年】,帝国时期( imperial era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912年】,民国时期【1912-1949】,现代中国【1949年- 】。 长达1400多年古中国历史中,商时期的甲骨文、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这一时期的诸子百家,开创了古中国文化学术的繁荣。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庄子》至21世纪仍被广泛流传。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从统一走向分裂,再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古中国,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产生了诸子百家,诸子如孔子、老子、韩非子、墨子等,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史称“百家争鸣”

简史

夏(约前2070~前1600 [1]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共传14代,17后 (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为商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它的始祖契与禹同时。夏方国商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建立商。之后,商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盘庚死后,王位由其弟小辛继立。小辛死后,传弟小乙。小乙死后,继立的是自己的儿子武丁。在武丁统治的五十几年间,是商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 商的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4]

周(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王朝。到公元前两千年末,周朝开始出现于黄河流域,占领了商朝的领土。周似乎是在半封建制度下开始统治的。周住在商朝的西边,周的首领被商朝任命为西方的保护者。周武王在其兄弟周公摄政王的协助下,在牧野战役中打败了商朝。 [5] 周王在这个时候引用了天命的概念来使他的统治合法化,这个概念几乎对后来的每个王朝都有影响。就像上地一样,天统治着所有其他的神,人们认为,当自然灾害大量发生时,统治者失去了天命,而更现实的情况是,君主显然失去了对人民的关心。作为回应,皇室将被推翻,一个新的房子将统治,已经被授予了天命。 周朝最初把他们的首都西迁到近代西安附近的一个地区,在黄河支流渭河上,但他们将主持一系列向长江流域的扩张。这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北向南的人口迁移。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6]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