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台灣新生報台灣第一份報紙,創刊於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是台灣發行最早、歷史最悠久的一份日報,讀者遍布台灣每個角落,六十年來,新生報陪伴著台灣成長,也見證了台灣發展;二萬多號的台灣新生報,完整紀錄了台灣居民艱苦奮鬥以及台灣繁榮進步、揚眉寰宇所締造的輝煌史實。一部完整的台灣新生報,就等於是一份完整的台灣發展史。

  「如果沒有台灣新生報,過去台灣四十年來的成就,可能不會如此輝煌。」這是嚴前總統家淦先生在本報創刊四十周年慶祝會上所說的一段話,從嚴先生的這段談話,也可以說明,台灣新生報過去多年的努力,與台灣的發展密不可分。 在過去的日子,台灣新生報見證了台灣發展、進步的偉大成果,歷久彌「新」「生」生不息;而未來新生報仍將以日新又新的精神,立足台灣,放眼大陸,為兩岸人士提供立即,直接、完整而充實的資訊。

組織沿革

  台灣新生報的前身為日人「株式會社台灣新報社」,這份日文報紙於光復之初由台籍職員接管,於三十四年十月十日先行恢復中文欄;十月二十五日台灣光復,台灣新報改組為台灣新生報社,隸屬於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後改組為台灣省政府)宣傳委員會,並由宣傳委員會派李萬居先生為社長;「台灣新生報」報名題字,則由黨國元老于右任先生親書;創刊初期,負有三項主要任務:(1)介紹中華文化、(2)傳達及說明政府法令、(3)做台灣人民喉舌。台灣新生報創刊後,因本省同胞能多通日文,因此四分之三版面刊登中文,另三分之一保留日文版,譯刊當日的重要消息。民國三十六年九月三日,新生報為求加強內部組織及效能,改組為「台灣新生報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三十八年六月復改組為「台灣新生報社股份有限公司」,當時囿於交通不便,為使南部讀者能提早閱及,乃於三十八年六月一日成立高雄分社,發行本報南部版,民國五十八年六月復改組為「新生報業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將南部版更名為「台灣新聞報」,獨立發行,成為同屬一家公司的兩家報社。新生報原隸屬於台灣省政府新聞處,自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因「精省」改隸於行政院新聞局,成為國營媒體;並於九十年元月一日起,順利完成民營。

  台灣新生報在歷經五十五年公營體制後,於民國九十年(西元二〇〇一年)元月一日成功的移轉為民營。民營化後的新生報,以部份原報社菁英為主軸,對外吸納一批報業長才及管理專家,組成新的經營團隊,在媒體經營環境極為艱困的環境下,第一年就創造了可觀的盈餘,成為國營事業民營化的成功典範。

內容

  轉型為兩岸與交通專業媒體 台灣新生報民營化後,即轉型為兩岸經貿專業媒體,也基於本報航運版的成功經驗,同時加強交通及旅遊專業新聞報導,為國內外第一家以兩岸經貿及交通訊息為報導主軸的專業媒體。

  再創「養生文化報」 鑒以台灣已是高齡社會,為了服務龐大的銀髮族,本報又於九十三年六月推出「養生文化報」,以期對老年養生、健康維護、醫療保健、休閒娛樂等,提供資訊服務,廣受讀者歡迎。

  朝多元專業面向發展 台灣新生報除每日發生正刊,每個工作日並發行十大張航運版,以專業知能為航運、報關及進出口商提供最新的船期資訊與專業服務,為台灣地區最權威與影響力最大的航運版。台灣新生報正刊、養生文化報與航運版之外,本報目前也代理「政府採購公報」及「數位採購報」的發行與廣告業務,成為一份朝多元專業面向發展的報紙。

其他

  台灣第一部彩色印報機 為了提昇印報品質,新生報於四十二年九月第一次更新印報設備,向日本訂購池貝廠出品的六十四吋高速多色輪轉印報機,以及自動燒版機、修版機等全套最新設備,於四十三年十月裝竣啟用,成為台灣第一家以彩色印報的報社。民國六十五年六月一日起,新生報進入科學管理與企業經營的新階段,第二次更新印報設備,啟用最新式的美製高斯平版彩色輪轉印報機,一份色彩鮮艷、內容充實的新生報,於焉呈現在讀者面前。

  邁向文化企業新境界 民國七十年九月,新生報五年中程建設發展計畫順利完成,位於台北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的新生報廣場大廈落成啟用,本報展開多元服務,並先後成立 「新生超級書城」、「新生出版部」、「新生畫廊」、「手工藝品展售中心」、「新生資訊中心」等單位,台灣新生報因此邁向文化企業新境界。

  榮獲新聞局三十六座金鼎獎 台灣新生報民營化前為一公營新聞事業單位,為了做好政府與民間溝通的橋樑。於民國八十五年七月開始執行「三〇九基層建設座談實施方案」,開創媒體深入地方 基層探求民瘼之空前龐大案例,第一年即榮獲行政院新聞局頒發三十六座金鼎獎之殊榮,得獎評語為「發掘全省各鄉鎮市的問題,不粉飾太平,不歌功頌德,有助於改善民生,允為公共服務之上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