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叶音,汉语音韵学术语。又称叶韵、协句、协韵、取韵。中国南北朝以后的人读先秦韵文,觉得不押韵,就临时改变其中一个或几个字的读音,使韵脚和谐。改读的字,通常称“叶音××反”。如《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参差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北周沈重注:“(野)协句,宜音时预反。”意思是“野”与“羽”、“雨”不能押韵,必须把“野”字改读成与“羽”、“雨”同韵的读音,所以标注为“时预反”。叶音说采用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即把他们认为韵母相同、相近的“多数派”归为一类,当作“本韵”,把“少数派”当作“异类”改读。上文举的“野”与“羽”、“雨”即按此处理。但是,当遇到押韵字不能分出“多数与少数”时,这就可能导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两歧结果。今天看来,《毛诗》的押韵本来是和谐的,只是由于语音的变化,使原本同韵的字变为不同韵,念起来也就不和谐。叶音说没有认识到古今语音的不同,这是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