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非天造,必从其实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名非天造,必从其实】  míng fēi tiān zào,bì cóng qí shí  事物的各种名称,并不是天生造成的,必须依据客观事实。意思是说,事物的各种客观名称、名义不是想当然地凭空生成的,它必定是从事物的客观实践情况中得出来的。 【出处】 清·王夫之《思问录·外篇》:非天所有,名因人立。名非天造,必从其实。【解释】王夫之此言原本针对的是天文历法中的主观命名与客观实际对象的关系。王夫之针对中国古代天文中的度、次概念与实际天象的关系说:“天无度,人以太阳一日所行之舍为之度。天无次,人以月建之域为之次。非天所有,名因人立。名非天造,必从其实。”就是说,就自然的天而言,没有度与次之名,度、次之名仅仅是人为了认识天象的方便,把太阳每一天行走所停下来的地方叫作一度,一共360度,把周天分为12等分,而一年有十二个月,故每月为一次。这实际上是中国古人在地心说的立场上划分天体运动所得出的两个概念,因此,要真正理解实际的天象与节候,就不能受度、次之名的束缚,而要去考察实际的节候变化,故王夫之又说:“名从实起,次随建转。” 【习近平讲话原文】 “名非天造,必从其实。”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