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20世纪70年代在文化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国际性批评思潮和实践。最初出现于对60年代后的英联邦国家文学和用英语写作的前殖民地国家文学的研究中,后逐渐扩展到对殖民主义在殖民地国家获得独立后,遗留并延续下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以及帝国主义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试图重新控制这些国家的一种霸权思维和行为方式的研究。所谓后殖民主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殖民主义之后”,二是指殖民主义的“延续”。

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E.萨伊德在《东方主义》(1978)一书中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直截了当的殖民主义已经终结;但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帝国主义仍然滞留在这些地方,留在某种一般的文化领域里,同时也从事着具体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社会活动。”后殖民主义不像殖民主义那样采取直接的霸权主义,而是“通过文化刊物、旅游,以及学术演讲等方式逐步控制后殖民地人民”。按照后殖民主义批评家的观点,西方文化中贯穿着一种西方优越论或“西方中心主义”,把非西方文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视为低劣的边缘文化,“东方”作为西方自我意识的“他者”,必须被西方和西方文化征服和同化。正因为如此,后殖民主义乃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及西方对东方的一种不平等的话语/权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