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甲骨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原甲骨

周原甲骨(Oracle Bones at Zhouyuan),中国周初占卜记事的龟甲和牛肩胛骨。1977年,在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一座西周建筑遗址的窖穴内出土,其中龟腹甲13600余片,牛肩胛骨300余片。内有289片龟腹甲刻有文字。每片字数多寡不等,少的1字,多的30字。1979年,在邻近的扶风县齐家村也发现和采集到22片甲骨,内有6片刻有文字。岐山南麓的岐山县与扶风县一带古称周原,是周人灭商前的都城遗址。此地出土刻辞龟甲与《诗·大雅·文王之什·緜》“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所记相合,故称周原甲骨。   

据文献记载,周人是公元前12世纪中叶,由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领,从豳地迁至周原的。公元前11世纪中叶,文王迁丰(今长安县沣西)后,周原仍是周人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周礼》中有大卜、卜师、龟人、菙氏、占人等职,这些甲骨刻辞无疑是其执事时记事文书的孑遗。周原甲骨刻辞记述了周人有关祭祀、战事、与邻国交往等重要国事。年代包括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时期。内容有占卜、记事、卦象三方面。   

周原甲骨在整治、占卜等方面与殷墟甲骨虽有相同之处,但更有其独特的风格,龟甲甲首经过掏挖并留有宽厚的边缘,牛肩胛骨则割锯掉骨臼和中脊部分,但不切臼角。钻凿时,绝大多数卜甲为方凿,卜骨则为圆钻。灼兆时,卜甲烧灼较重,灼痕大而焦黑;卜骨则烧灼较轻,灼痕浅圆而呈黄褐色。卜骨正面的兆枝相对。周原甲骨的文字与殷墟甲骨文字属于同一体系,仅有微小的时代和地区差异。周原甲骨刻辞的字体小如粟米,笔划细如发丝,显示出娴熟的书刻技艺。   

周原甲骨中,文王时的刻辞记述了对“成唐”(成汤)、“大甲”、“武丁”等殷先王的祭祀,辞中有“文武丁秘”(文丁宗庙)、“文武帝乙宗”(帝乙宗庙),又有“周方伯”之称,有的学者据此将这部分刻辞视为殷人刻辞。也有学者以其风格与殷墟刻辞有较大差异,而认为这部分刻辞应是周人刻辞。其西周刻辞则记录了“大保”(召公奭)、“毕公”、“雞子”(箕子?)、“宬叔”(郕叔)等周初重要历史人物。刻辞中提到的“楚子来告”、“楚伯”、“微”、“虫伯”(崇伯)及“伐蜀”、“克蜀”、“征巢”等史实,对研究楚的早期历史及周与各方国早期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刻辞中的“六自”(六师)、“八自”(八师)、“既吉”、“既死□”(既死魄?)、“既伵”(既生魄),对研究周初军制、历法也是新的重要线索。   周原甲骨有一类由数字组成的刻文,引起学术界重视。1978年在中国古文字学术讨论会第一届年会上,张政烺首先指出这种数字刻文是周易的八卦。这一创见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注意和浓厚的兴趣。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周刻字甲骨在陕西长安张家坡(3片、共30字 )、北京昌平白浮(4片、13字?)、山西洪赵坊堆村(1片、8字)均有发现。中国国内已发现的西周甲骨刻辞,总数约有1029字左右。这些刻辞为研究周初历史提供了新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