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乾陵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乾陵神道

唐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中国陕西省乾县城北的梁山上。李治于光宅元年(684)入葬乾陵;神龙二年(706)重启墓道,葬武则天于陵中。1958~1960年曾对乾陵进行勘察,后又发掘了5座陪葬墓。1961年国务院公布乾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分为内城和外城。陵寝位于内城正中的梁山山腰上,“因山为陵”,居高临下。内城四面各开一门,从残存的门址看,均为一个母阙、两个子阙构成的三出阙。内城当年可能有角楼。外城南面有3道门。陵园石刻数量众多:内城四门各有1对石狮,北门立6马(今存1对),外城南面第二、三道门之间有华表、翼兽、鸵鸟各1对,石马及牵马人5对,石人10对,蕃酋像61尊,还有无字碑和述圣记碑等。石刻组合气魄雄伟,雕刻是在传统手法基础上,吸收西亚、希腊艺术风格创作而成。乾陵是唐18陵中唯一未被盗掘的陵,其墓道全部用石条填砌,石条之间用铁栓板固定,特别坚固。乾陵东南有陪葬墓17座。已发掘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等5座。为加强对乾陵的保护,1960年建立了乾陵文物保护管理所。1978年改为乾陵博物馆,藏品包括陪葬墓出土的文物和此馆征集的文物。

陪葬墓

除主陵外,乾陵陵区还包括17座葬有皇子、公主和大臣的陪葬墓(实地勘测结果,史书记载仅有十六座),包括:

皇子:高宗子章怀太子李贤墓、高宗子泽王李上金墓、高宗子许王李素节墓、中宗子懿德太子墓、李贤子邠王李守礼墓; 公主:高宗女义阳公主墓、中宗女新都公主墓、中宗女永泰公主墓、睿宗女安兴公主墓; 大臣:王及善墓、薛元超墓、杨再思墓、刘审礼墓、豆卢钦望墓、刘仁轨墓、李谨行墓、高侃墓。 其中,永泰公主墓和懿德太子墓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座按号墓为陵制度修建的墓葬。截至2013年,已发掘五座陪葬墓,分别是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中书令薛元超墓,和左卫大将军李谨行墓。由于时代久远和史书失载,乾陵周围的陪葬者及其墓地已经不能对号入座,除已经开掘的外,其余陪葬墓墓主无法确定。

发掘与保护

乾陵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掘的陪葬墓中,在章怀太子墓甬道旁的第三天井处发现一个长0.7米、宽0.6米的盗洞,盗墓者将后室棺椁内随葬品劫掠一空,墓主人尸体仅剩散乱丢弃的残骨。经查得知该墓系早年被盗。在懿德太子墓甬道西侧发现一处长0.6米,宽0.4米的盗洞,位于东西两侧的第四个天井中的陪葬品被盗掘一空。在永泰公主墓的第六、第五天井之间发现一处早期盗洞,在盗洞中还发现一具疑似盗墓者的人骨架,墓葬中的壁画由于受到从盗洞中灌下的雨水的侵蚀,损毁比较严重。开掘后,这些陪葬墓中未被盗走或破坏的随葬品以及壁画都得到了细致的研究和保护。

曾参加半坡遗址和法门寺地宫文物发掘与保护的石兴邦等陕西专家认为,开发乾陵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从1995年起,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石兴邦连续多年向全国人大提出发掘乾陵的提案。但这一提议受到了全国大多数文物专家的质疑和否定。持否定观点的专家认为,应该等技术条件成熟之后再发掘。

2008年5月1日,陕西省文物局《唐乾陵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该办法对乾陵保护区内的土地使用、工程作业等行为进行了限制,并明确规定了赏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