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井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川井盐,凿井汲卤煎制井盐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制盐行业。明末清初,经历长期战乱,曾遍及全川的盐井夷塞殆尽。自康熙中期至雍正初期,井盐生产恢复较快,雍正九年(1731)全川产盐地区遍及四十个州县,共有盐井6100多眼,年销食盐已达9220多万斤,大大超过了南宋年销6000万斤的最高纪录。乾隆时期,先是采取对新开盐井从轻课税的办法;后进一步实行新开盐井永不加课的措施,刺激了乾嘉时期四川井盐迅速增加。最高年销盐量曾达7亿斤,一般年销量保持在4~5亿斤。清代四川井盐业的空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盐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清末已有人根据货轮起重机原理,试制了蒸汽汲卤机车,并于1904年向清政府实业司立案专利。若干盐场发展了天然气开采工艺,促进了盐业生产的高涨。清代全川产盐40州县,其中尤以射(洪)蓬(溪)、犍(为)乐(山)、富(顺)荣(县)为最著。各井盐产区的投资者,主要是商人,他们多以盐商和经营典当起家,积累巨额财富;最终多与当地土著合伙,将商业资本投向盐业井灶,转化为产业资本。汲井烧灶的盐业劳动者,多系丧失生产资料的农民,以论工受值的方式出卖自身的劳动力。由于井盐生产过程中需要分工协作,故而井、灶、笕中都需有各类专门工匠。在井、灶、笕中,分别置有掌柜、经手、管事、外场等管理人员,并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19世纪后期,形成了一些大的盐业手工工场。20世纪初,四川井盐业中某些手工工场一度使用机器汲卤,向近代化工业过渡,但未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