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画像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画像砖《盐井》

四川画像砖(relief brick sculptures in Sichuan Province),中国东汉晚期和蜀汉时期的一种有浅浮雕图像的砖。主要用于装饰砖石结构的墓室,多在四川省的东汉墓中发现。清代末年开始受到注意,20世纪30年代得到零星收藏,50年代后经考古发掘而大量问世。

四川画像砖的形制主要有两种,即4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砖和长46厘米,宽26厘米左右的长方形砖,每块砖是一个完整的独幅画面。已知的画面题材有近百种之多,多角度地反映了当时四川地区富庶的社会经济和丰富多彩的生活风俗。秦汉时期发达的四川水利工程促成了农作和桑蚕的兴盛,汉政府的盐业政策推动了井盐大量开采。这些有地区特点的史实通过播种、收割、采莲、桑园、盐井等大量画面表现出来,阙观、车骑、宴乐、舞戏等题材也较多。其中,各种车骑画面是对社会等级的形象表现,巾舞、长袖舞、跳丸、叠案等画面记录了贵族家宴中的乐舞盛况。神话传说内容主要是西王母和伏羲、女娲像,在这类作品中,西王母端坐于龙虎座上,蟾蜍、九尾狐、三足马等分列周围;伏羲和女娲分持规矩,呈对立或交尾状貌,有的还与日、月复合一体,其造型特点基本是这类传说一再演变的最后模式。与其他地区的画像砖、石内容比较,四川画像砖中的历史故事与祥瑞物象较少,生产劳动与车骑出行等题材则占了较大的比重。侧重对现实的描绘,反映出四川地区汉代美术的特点。

各座墓室内的画像砖数量不等,少者10余块,多者如新繁县一座汉墓则有54块。它们一般都镶嵌在墓室壁面中段,组成一道饰带。内容分布的规则性不强,唯西王母像常在墓室后壁,阙或日、月画像多在靠近墓门处。如成都杨子山1号墓前室左、右壁第一块砖都是半面阙,它们在观念上合而为一、而作为地面石阙的缩影。

因印模的雕刻手法不同,四川画像砖有两种主要的面貌:长方形砖的浮雕较高,立体感强;正方形砖的浮雕较浅,线面相间,线条对形象细部的勾勒和对动态的强调夸张,使画面有刚柔兼济的意趣,是四川画像砖的造型手法的典型面貌。

与题材的纪实特点相对应,四川画像砖的艺术形式得益于对现实的观察。一部分画面采用高视点构图,物象的空间位置清晰,如在《宴饮观舞》、《传经求学》等作品中,坐榻用具的透视形体与人物的顾盼呼应造就了三度纵深感,一幅《农耕图》中稻田的透视线已有向焦点消失的迹象。另一部分是平面展开式构图,如车骑画面上马的散点并列或部分重叠,《盐井》中不同的工序场面以间隔并列的构图组合在一个平面上,这种构图方式阐发主题有较多的传统因素。大部分个体物象动势强烈,乐舞者处在运动的瞬间,马呈四足跨越之状,有的以车马过桥时马与桥的动静对照形成拥塞、喧闹的气氛。四川画像砖在当时敷有色彩,面貌更接近绘画。

同一墓室使用相同的画面及不同地点出土同一种画面的情况表明四川画像砖出于专门的作坊,它们的作者是艺术水平很高的民间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