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动力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团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研究团体气氛、团体成员间的关系、领导作风等对团体生活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分支。K.勒温1939年提出团体动力学一词,1945年他在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创办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从此,团体动力学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并推动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勒温的场论为团体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场论的基本概念是生活空间,包括人与环境。但人既是个体的存在,也是团体的存在;而环境既是物理的、心理的,也是社会的。个体不是孤立的个别属性的机械相加,而是在一定生活空间里组织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因此勒温便得出结论:团体绝不是各个互不相干的个体的集合,而是有着联系的个体间的一组关系。团体并不是由各个个体的特征决定的,而是由团体成员相互依存的那种内在关系决定的。他认为,虽然团体的行动要看构成团体的成员本身,但已经建立起来的一个团体是一个很强的纽带,使个体成员的动机与团体目标几乎混为一体,难以区分。所以,引起社会团体变化而改变其个体,要比直接改变个体容易得多。这就是整体比部分重要得多的场论的基本思想。在实际研究工作中,无论是训练领导、改变食物习惯、提高劳动生产以至克服偏见,勒温也都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勒温指出,只要团体的价值观没有改变,很难使个体放弃团体的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一旦团体标准本身变了,由于个体依附于团体而导致的那种抵抗即随之消除。

勒温等人1938~1939年进行了有关民主和专制的团体气氛的实验研究,并得出结论:①团结力是使某一团体稳定并抗拒分裂的重要力量。②在独裁的团体中存在更高的紧张气氛。③民主团体中的成员总是努力进行合作,并越来越要求提供和寻求合作。④民主团体中的成员更持有客观的态度。⑤民主团体中的成员积极性更高,表现为“我们需要”,而不是“我需要”。⑥民主团体的结构更稳定,成员的感情和目的得到更大的发展。

勒温的团体动力学改变了心理学以往只研究个体心理而不研究团体心理的局面。或者说,以往虽对团体进行研究,但大都依靠对文化历史的考察,而不采用严格求证的实验方法。勒温尝试用实验方法对团体动力学进行研究,促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在心理学的发展中有积极的意义。

勒温的团体动力学在他重视应用的思想指导下,注意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然而有些社会问题如克服美国的种族歧视等,绝非单靠学术工作所能说明和解决得了,所以有的人对他的结论与应用抱怀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