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速滑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家速滑馆
国家速滑馆夜景,2021年10月28日。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国家速滑馆,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部(林萃路2号),是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赛区唯一新建的竞赛场馆,于2020年12月25日完工。该场馆将在赛时承担速滑项目比赛和训练。

国家速滑馆的原址是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曲棍球场射箭场,两者均按照临时赛场建设。2017年,为兴建国家速滑馆,将两座场馆拆除。

国家速滑馆将作为北京冬奥会大道速滑比赛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平时可接待超过2000人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

设计理念

2017年4月,国家速滑馆设计方案亮相,它有一个晶莹美丽的昵称——“冰丝带”。

“冰丝带”的设计理念来自一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22条丝带就像运动员滑过的痕迹,象征速度和激情。

创新型“冰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其设计灵感来自冰雪运动与速度的结合,盘旋的“冰丝带”象征着速度滑冰运动员高速滑进时冰刀留下的轨迹,同时22条“冰丝带”又象征着在2022年举办北京冬奥会。

国家速滑馆(2019年)

场馆设施

国家速滑馆占地面积约17公顷。除了地下停车场外,建筑面积还有约8万平方米。场馆由22条像“冰丝带”的灯带环绕。场馆座席1.2万个。场馆东西约180米,南北约240米,地上3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33.8米。内设标准400米速滑赛道。

冰面比赛区规划3条400米速滑比赛道、1条速滑比赛练习道、1块60米乘以30米多功能冰场、1块61米乘以31米多功能冰场及1块活动冰场。

特点

国家速滑馆主场馆外形上,由22条晶莹美丽的“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环绕,因此又被称为“冰丝带”。

完工后的“冰丝带”与雄浑的钢结构“鸟巢”、灵动的膜结构“水立方”, 共同组成北京这座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

3360块曲面玻璃拼出天坛造型幕墙,夜间实现“丝带飞舞”

“冰丝带”外形酷似天坛造型,曲面玻璃幕墙随着屋顶轮廓的高低变化水平延展。在夜间,“冰丝带”将会被点亮,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实现“丝带飞舞”。

国家速滑馆外形酷似天坛造型,曲面玻璃幕墙随着屋顶轮廓的高低变化水平延展。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为营造出轻盈飘逸的丝带效果,国家速滑馆外立面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通过机械配合工人操作,严丝合缝地嵌入160根S形钢龙骨打造的框架中。曲面幕墙所使用的玻璃,每块尺寸都不相同,全部通过BIM技术在工厂定制、现场安装。

160根S形钢龙骨是整个曲面幕墙的“骨架”。据悉,每根S形钢龙骨由4块钢板拼焊而成,最长的为32.7米,重量约6吨,最短的也有16.1米。每一根S型龙骨的尺寸都不一样,位置高低不同,弯度不同。

曲面幕墙采用的是超白双银低辐射半钢化夹胶中空(low-e)玻璃,包括外凸和内凹两种弯弧玻璃、平板玻璃、大平板立面玻璃和“冰丝带”半圆管玻璃。

马鞍形索网屋面长跨约200米,创世界体育场馆之最

国家速滑馆采用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设计,南北长跨约200米,东西短跨约130米,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

国家速滑馆建设团队将这张索网通俗地称为“天幕”,把屋面索网施工的过程称为“编织天幕”。“简单来说,就好像有一个巨大的羽毛球拍‘绷’在了场馆的上方,只不过这个球拍不是由树脂纤维而是由粗大的钢索编织而成,不是平面而是马鞍形,类似一个‘薯片形’。”国家速滑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久林解释说。

据介绍,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能够极大地节约材料,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

“编织天幕”也是国家速滑馆施工难度最大的一项工程。建设者通过49对承重索和30对稳定索编织成长跨198米,短跨124米的索网状屋面,再铺设1080块4米×4米单元屋面板组装而成。由于索网屋面的空间形态非常复杂,张拉以后每一个“方格”空间形态都不一样,因此填充的每一块单元体尺寸也不同,需要通过实测得到数据后再进行加工定制。

国家速滑馆巨大的索网屋面已被白色镜面吸声膜覆盖。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制冰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冰面温差控制在0.5℃内

国家速滑馆采用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1.2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冰面。在场地中央,设有一个可供大道速滑运动员入场和退场的楼梯。在举办其他赛事或活动时,这个通道将关闭,被一块可移动冰面覆盖,呈现完整的冰场。

之所以采用全冰面设计,就是充分考虑到赛后利用,为适应多种需求的群众性健身提供硬件支撑。

速滑馆冰面采用分模块控制单元,可以将冰面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平时可接待超过2000名市民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

国家速滑馆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的冬奥场馆,还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冷系统的冰面。这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同时也是最先进的制冰技术,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以内。在以0.001秒计时的高水平竞技中,这都是关键性的因素。

据悉,这样制冷,相较传统方式不仅效能提升20%以上,而且制冷非常均匀,不会出现各个部位温度不一样、冰面硬度不均匀的情况。制冷产生的余热将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一年可节省约200万度电。

国家速滑馆观众休息厅

场馆装上“智慧大脑”,观众可通过AR体验多角度观赛

基于5G网络建设,国家速滑馆引入了“室内外一体化定位导航系统”、“数字孪生系统”等技术,就像给场馆配备了一颗“大脑”。

在这些系统的基础上,还将开发上线专用APP,制定精准的室内定位导航、机器人语言服务、可视化运维等服务功能。未来,观众可以通过APP找到从场外到场内的路线和座位引导,也可以找到餐饮、消费等场所。

观众还可以通过APP进行AR观赛体验。在固定的座位上,观众可能只能看到一个视觉范围内的运动场景,但是通过AR等先进信息技术,观众可以看到全场景的运动和赛事效果。

对运动员来说,国家速滑馆将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实现智慧化管控,提供最好的冰面质量和最佳的竞技环境。

场馆制冷系统、空调系统、除湿系统等的智能运行,最终都会反映到冰面质量上来,还能展示场馆的实时温度、湿度、风速等。另外,也会在赛时为运动员提供一些相关历史数据,帮助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提升竞技水平。

目前,智慧场馆相关的实验室研究工作已有序完成,正逐步在场馆内开始布设相应的设备和系统。未来,国家速滑馆将成为一个智慧场馆和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场馆。

历史

2016年6月6日,北京冬奥组委协调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家速滑馆的代业主,展开国家速滑馆建筑概念方案国际竞赛。2016年7月6日,经资格预审,12家设计机构获得正式参赛资格,最终以“冰丝带”为理念的A04号设计方案获胜,此竞赛方案由中国建筑师郑方创作完成。2017年4月25日该设计方案开始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奥运工程建设馆对外展出。为解决赛后利用问题,该项目还在场地西南角规划预留了副馆。北京冬奥会后,国家速滑馆将成为举办滑冰冰球冰壶等国际赛事,以及群众冰上活动的多功能场馆。

2017年7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推介新闻发布会”,国家速滑馆开始招募社会资本合作者对场馆进行建设、运营,国家速滑馆项目PPP模式的实施机构是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政府出资代表是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2021年1月初,国家速滑馆启动首次制冰。1月22日,国家速滑馆首次制冰成功,顺利制出速度滑冰赛道。10月8月至10日,国家速滑馆举办“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这是该场馆举办的首场国际比赛。


2019年12月31日拍摄的实现封顶封围的国家速滑馆。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020年12月15日拍摄的进行场馆外立面泛光照明调试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新华社记者 张骁 摄
2021年1月22日拍摄的首次制冰完成后的国家速滑馆内景。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国家速滑馆夜景,2021年10月28日。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国家速滑馆夜景,2021年10月28日。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国家速滑馆夜景,2021年10月28日。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国家速滑馆夜景,2021年10月28日。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国家速滑馆夜景,2021年10月28日。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