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图书馆汉语拼音:Tushuguan;英语:Library),收集、整理、保存文献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由公共团体、政府机构或者个人组织开办。英语library一词源于拉丁语librarium,原意为藏书之所。中国古代的各种藏书处所,被后人通称为藏书楼,19世纪末才出现图书馆一词。

  在传统意义上,图书馆是收藏书和各种出版物的地方。然而,现在信息保存已经不止是保存图书,许多图书馆把地图、印刷物,或者其他档案和艺术作品保存在各种载体上,比如微缩胶片、磁带、CD、LP、盒式磁带、录像带和DVD。图书馆通过访问CD-ROM、订购数据库和互联网提供服务。因此,人们渐渐把现代图书馆重新定义为能够无限制得获取多种来源、多种格式的信息。除了提供资源,图书馆还有专家和图书馆员来提供服务,他们善于寻找和组织信息,并解释信息需求。近些年,人们对图书馆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建筑的围墙,读者可以用电子工具获得资源,图书馆员用各种数字工具来引导读者和分析海量知识。

简史

  图书馆的历史可远溯到公元前3000年以前,当时的美索不达米亚已有保存泥板文献的图书馆。此外,古代埃及、中国和希腊等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也出现了图书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一些图书馆如亚历山大图书馆等,藏书已有相当规模。中世纪欧洲图书馆的发展受到宗教势力的束缚逐渐衰落,印刷术的推广和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西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18~19世纪,西方的国家图书馆开始出现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19世纪中叶出现了由政府举办的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图书馆。近代大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类型也有了长足发展。19世纪70年代,美国图书馆事业开始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欧洲各国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中国古代藏书楼主要为官府所设。宋代以后私家藏书楼迅速发展。此外,寺观和书院藏书也很普遍。这些藏书楼的服务范围相对狭窄,但对保存文化典籍起了一定的作用。直到20世纪初,中国才出现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

  20世纪,图书馆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多,向社会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提供的服务更趋多样化。现代科学文献的大量增长,使图书馆馆藏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献整理和加工更加深入细致,各类图书馆特别是专门图书馆大量开展情报服务。随着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管理已逐步走向自动化,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现了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内部业务工作采用计算机处理,不仅使本地和远程用户联机存取其公共联机书目以查询传统图书馆馆藏(非数字化和数字化的),而且也能使用户通过网络联机存取图书馆内外的其他电子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职能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收集、整理、保存文献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并向读者(用户)提供利用。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古代图书馆主要担负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职能;伴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兴起而出现的近代图书馆,又担负起社会教育的职能;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图书馆又担负起传递科学情报和开发智力资源的职能。1975年,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在法国里昂召开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确认现代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等主要社会职能。

类型

  现代图书馆的主要类型有国际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政府图书馆、军队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等。另外,还可按其他标准划分,例如,按馆藏文献的类型可分为报刊图书馆、专利文献馆、影片图书馆(或电影资料馆)、唱片资料馆、标准文献馆、地图图书馆等;按读者对象可分为儿童图书馆、少数民族图书馆、残疾人图书馆(包括盲人图书馆)等;按馆藏文献的学科专业可分为综合性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两类。

  为便于图书馆统计和图书馆界的交流,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于1966年开始制定并于1974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将图书馆分为国家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其他主要的非专门图书馆、中小学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六种类型。在中国,一般按行政隶属关系并结合其他标准将图书馆分为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科学和专业图书馆、中小学校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军事系统图书馆、党政机关图书馆和儿童图书馆等类型。

图书馆业务工作内容

  概括来讲,图书馆工作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信息输入工作,即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典藏工作,如文献的采集、登录、分类和主题标引、编目、文献的组织和保管等,也称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另一类是信息输出工作,即文献的使用和服务工作,如文献的外借、阅览、文献宣传、阅读辅导、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及方法指导、网络信息导航与服务、用户教育与培训等,也称用户(读者)服务工作。这两部分工作都是完成图书馆任务所不可缺少的,共同构成了图书馆业务工作体系的主体。目前,图书馆业务工作已实现自动化,即以计算机为主体,利用通信技术和高密度存储技术,对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访、编目、流通阅览、信息检索、图书馆管理等,实行程序控制下的自动管理,从而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加速文献信息传播速度,向用户提供更多信息;通过网络使连接在网络中任何一台联机终端的用户,不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都可获得到网络中的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