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体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土体汉语拼音:Tuti;英语:Soil Mass),固体颗粒间无联结或有微弱联结,保持天然结构,通常含有天然结构面的地质体。土体主要生于第四纪,分布于地壳表层,覆盖着陆地和海洋的大部分。土体是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常产生有原生的层理结构面。以后在温度、湿度和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又会产生次生结构面。这些结构面控制着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影响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很多。由单一土层构成的土体,其工程地质性质主要取决于土体的材料的成分和结构特征。对层理发育、由土层结合体构成的土体来说,工程地质性质则受控于各土层性质的综合效应,多层土层构成的土体具有非均质性和明显的各向异性。另外,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还与土体的埋深、土体中的地下水状况以及地应力场状况有关。

  自然界的土体按成因分为未经搬运的残积土体和经过搬运的沉积土体。后者还可按搬运动力分为由水搬运而形成的坡积土体、洪积土体、冲积土体、海积土体等;由冰川等搬运而形成的冰川堆积土体等;由大气搬运而形成的风积土体、火山堆积土体等;由重力作用搬运而形成的重力堆积土体和因人类活动而形成的人工堆积土体等。土体成因对土体成分、结构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所以这种土体分类方法能够反映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空间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