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物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土壤物理汉语拼音:Turang Wuli;英语:Soil Physics),土壤固、液、气三相体系中产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土壤物理性质受自然成土因素和人类耕作活动的影响,并与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生物活动密切相关。农业措施、水利建设及化学方法等可对土壤不良物理性质进行改良、调节和控制。土壤物理性质包括以下几方面:

土壤颜色

  土壤表面光照反射的色光组成的混合色。土壤颜色反映土壤主要化学组分和水热状况,可作为鉴别土壤肥沃程度的指标。如表土深色的比浅色的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呈暗黑色;排水良好的多呈红、棕色,反之则现灰蓝色等。

土壤质地

  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土壤质地与土壤通气、保肥、保水状况及耕作难易关系密切;是拟定土壤利用、管理和改良措施的重要依据。公认的土壤基本质地分为3类:①砂土组,保水保肥力较差,养分含量少,土温变化较大,通气透水良好,易耕作。②粘土组,保水保肥力较强,养分含量较丰富,土温变化小,通气透水性差,粘结力强,犁耕阻力大,耕作较困难,有强烈胀缩性,干时硬结,湿时泥泞,适耕期短。③壤土组,保水保肥力较好,通气透水,适合多数作物生长,适耕范围较宽,耕作方便,易于调节。

土壤孔隙

  土壤固体颗粒间的孔隙。是容纳水分和空气的场所。土壤孔隙状况常用孔隙度和孔隙直径表征。土壤孔隙度指土壤孔隙的容积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数。土壤孔隙直径指土壤孔隙大小。

土壤结构

  土壤颗粒的排列形式。可分为以单粒(原生颗粒)为单位和以复粒(次生颗粒)为单位的排列两类。原生颗粒通过凝聚等作用形成次生颗粒,再经有机质等胶结物作用粘结成团聚体;致密土体通过根系活动、干湿交替、结冻融冻等各种外应力作用崩解成团聚体。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在形成稳定性团聚体中也有重要作用。土壤结构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微生物活动,土壤中水、热、气的保持和运行,养分的有效性和供应速率以及土壤的一系列机械物理特性。

土壤水分

  以固、液、气三态存在于土壤颗粒表面和颗粒间孔隙中的水分。来源于大气降水、灌溉水以及随毛细管上升的地下水和凝结水。是成土过程的重要因素,对矿物风化、有机物合成和分解,元素的富集、迁移和淋失等产生影响,并是植物生长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土壤保水力强弱受土壤孔隙大小、形状及连通性等的影响,也与土壤颗粒表面积大小有关。土壤水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土壤水分能否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取决于土壤、植物和大气诸因子的综合影响。

土壤空气

  存在于土壤颗粒表面 、未被水占据的孔隙中和溶于土壤水中的空气。以自由态(游离态)、吸附态和溶解态存在。主要来源于近地表的大气,部分是土壤呼吸和有机质分解过程的产物。土壤空气的组成大体与大气组成相近似,但常随季节、昼夜、土壤深度、土壤水分、作物种类和生长期的不同而变化。土壤空气与大气间的相互交换使土壤空气不断更新。土壤空气的数量、组成和更新状况对植物生长,特别是根系的发育和生长影响极大。土壤生物学过程、化学过程和养分的有效性也与土壤空气有关。

土壤热性质

  影响热量在土壤中的保持、传导和分布状况的土壤性质。包括土壤热容量、导热率和导温率3个物理参数。是决定土壤热状况的内在因素,也是农业上控制土壤热状况,使其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物理因素。可通过合理耕作、表面覆盖、灌溉、排水以及施用人工聚合物等措施加以调节。

土壤机械物理性质

  决定土壤对外力反应的物理性质。既影响植物根系的分布和生长,也是决定土壤耕作和农机具设计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土壤结持度、土壤强度、土壤流变性和土壤压缩性等。

土壤电磁性

  土壤电性和磁性的统称。土壤电性包括土壤自然电场(电位)、电阻(电导)、电渗、介电常数等。土壤磁性包括磁化率、剩余磁化强度、饱和磁化强度、矫顽力等。土壤电磁性的调节主要包括电改良和磁处理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