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断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土断汉语拼音:Tuduan),中国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目的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西晋时已出现土断概念,是针对九品中正制的弊病提出的。东晋、南朝则是针对当时侨人和侨州郡而实行的。东晋建立后,政府设立了侨州郡县以安置南迁的北方人(称为侨人),各州侨人既和原来的江南土著百姓杂处,又彼此相互混居,却分属于不同的州、郡、县管理,不利于东晋政府的统治。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以便政府统一对编户齐民的剥削。为了编定统一户籍,必须划定郡县疆界,取消一些流寓郡县,同时从南方旧郡县的领土中分割出一部分作为保留的侨郡县的实土。又调整其隶属关系,使州郡与所属郡县不至于相互隔越。与此同时,清查隐匿漏户,把逃亡农民和由豪强隐占的私属搜括出来,充作政府的赋役对象,这也是土断的重要目的,而在南朝后期更为侧重。东晋的第一次土断是在成帝的咸和年间。以后东晋及宋、齐、梁、陈历代都进行过土断,见于记载者共有10次。土断结果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侨人则加入了负担调役的行列。从此由北人变成了南人,客观上加速了南北人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