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方法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图方法(cartographic method and cartographic application),利用地图分析、研究和应用地理信息的方法。地图不仅是地学调查研究成果的重要表达形式,而且是地学分析研究的重要手段。利用地图方法可以分析地理规律,进行资源环境的综合评价、预测预报,是经济建设宏观决策、规划设计和科学管理的手段。

分析方法

有地图目视分析法、地图图解分析法、地图量算分析法、地图数理统计分析法和地图数学模型分析法。①地图目视分析法。通过地图视觉语言直接分析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用图者通过读图与目视分析来认识制图对象,获得对制图对象空间结构特征和时间序列变化的认识,包括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区域特点、形态结构、质量特征和数量差异的认识;利用同一地区相关地图的对比分析,找出各要素或各现象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利用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地图对比分析,找出各要素的动态变化特征;通过综合系列地图或综合地图集的分析,全面系统地认识制图区域的全貌和各项特征。②地图图解分析法。利用地图制作各种图形、图表来进行分析的方法。采用较多的有剖面图、断面图、块状剖面图、过程线、柱状图和玫瑰图等。剖面图以直观图形显示各制图对象的立体分布与垂直结构,对认识制图对象与地表起伏的关系很有帮助,如自然综合剖面可以较好地反映各要素和现象的垂直变化及相互联系。过程线能较好地显示各自然现象周期变化的过程与幅度等。③地图量算分析法。通过对地图表现内容的量测和计算,得到各要素数量特征的方法。包括量算坐标位置、长度、距离、面积、体积、高度、坡度、密度、覆盖率、梯度等。地图量算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制图的精确性和量测的技术精度。因此应根据量测的精度要求和适宜的工作量来确定量图采用何种比例尺地图。④地图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地图上表示的现象使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量特征的分析的方法。主要研究它们在空间分布或一定时间范围内存在的变异,从中找出事物内在的规律。一般采用统计特征、分布密度函数、相关性等指标。⑤地图数学模型分析法。运用数学表达式阐明制图对象之间存在的空间或时间的函数关系的方法。包括描述某制图现象和其他制图现象因果制约关系的回归模型,阐明多种制图现象中存在的主要因素及其组合的主因子模型,反映制图现象亲疏关系和分类分级的聚类模型,反映制图现象空间分布总体规律的趋势面模型等。

在地图分析中,对系列地图或地图集的综合分析与系统分析十分重要。综合分析与系统分析是把制图区域作为自然综合体或经济综合体或整个地理环境来研究。先从各幅地图分析各方面特征,然后再分析各要素和各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系统的完整的认识。也可先从整体入手,初步建立总的概念和认识,然后再仔细分析各幅地图。前者称为地图归纳法,后者称地图演绎法。

应用

地学研究中应用地图的主要方面有:①利用地图研究各种现象的分布规律。主要分析现象的分布范围与分布特点,质量特征与数量差异。②利用地图研究各种现象的相互联系。利用地图的可比性去分析相关地图,可以揭示各要素和各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程度,例如气候带对植被与土壤地带分异的影响,垂直地带变化与地形的关系等。各现象相互关系也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包括绘制相关场图、计算相关系数和计算轮廓界线的重合程度等。③利用地图研究各种现象的动态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利用地图上所表示的同一现象不同时期的分布范围和界线,或采用运动符号法、等变量线、等位移线所直接表示的动态变化;二是利用不同时期的地形图、专题地图进行对比、叠置与量算,可以确定现象变化的轨迹与范围,变化的幅度与速度。④利用地图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一定实用目的对各种因素综合分析,按一定标准对地图上划分的单元确定等级。当需要评价的因素较多时,首先确定主导因素,建立评价数学模型。评价单元可采用自然地理单元(自然景观单元)、土地单元或网格单元等。然后根据每个单元内计算出的各项指标(有的指标需加权计算)综合后得出评价等级,最后整饰成图。⑤利用地图进行预测预报。根据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预测预报一些现象的空间分布与数量和未来发展趋势与变化,包括天气预报、水文预报、环境污染预测,以及大型改造自然工程对环境影响的预测等。⑥利用地图进行区划和规划。进行区划时,首先明确区划的目的与原则,在分析研究区域差异的基础上确定区划指标与区划等级系统。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分区,确定分区界线,再确定分区名称与分区代号。在制定全国或地区性单项或综合规划中,都需要编制近期规划或远景规划地图,在表示现象现有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反映今后发展的目标、项目、具体指标和将采取的措施。